[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测试工装设备的自动拉合闸电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25459.4 | 申请日: | 2019-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9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伟;叶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R35/04 |
| 代理公司: | 33102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李娜 |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模块 信号接收 开关电路模块 信号发送模块 本实用新型 电连接 测试工装设备 控制负载电路 自动关断电源 生产成本低 安全性能 测试工装 电源模块 负载电路 合闸电路 后端电路 检测操作 信息控制 导通 关断 通断 电源 发送 应用 | ||
1.一种应用于测试工装设备的自动拉合闸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发送模块(1),用于检测操作者就坐信息并发送所述就坐信息;
信号接收及控制模块(2),与所述信号发送模块(1)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就坐信息并根据所述就坐信息控制后端电路;
开关电路模块(3),位于所述信号接收及控制模块(2)后端并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及控制模块(2)的命令导通或关断以控制负载电路(4)的通断;
负载电路(4),包括与所述开关电路模块(3)电连接的测试工装器件;
电源模块(5),用于为所述信号发送模块(1)、信号接收及控制模块(2)、开关电路模块(3)提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拉合闸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电路模块(3)为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接触器(KM1)、依次与第一接触器(KM1)串联的常开继电器电路(31)和常闭继电器电路(32),以及并联在所述常开继电器(K1)两端的第二接触器(K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拉合闸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接收及控制模块(2)包括用于接收脉冲信号的信号接收部(21)以及与所述信号接收部(21)相连并根据信号接收部(21)传递的信息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部(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拉合闸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接收部(21)包括第一脉冲信号接收端(D0)和第二脉冲信号接收端(D1),所述第一脉冲信号接收端(D0)通过第一RC滤波电路与第一NPN三极管(V6)的基极相连,第二脉冲信号接收端(D1)通过第二RC滤波电路与第二NPN三极管(V8)的基极相连,第一NPN三极管(V6)的集电极通过第一上拉电阻(R11)与电源模块(5)相连而发射极与第二NPN三极管(V8)的集电极相连,第二NPN三极管(V8)的发射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动拉合闸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一PNP三极管(V4)和控制芯片CD4060B,所述第一PNP三极管(V4)的基极与第一NPN三极管(V6)的集电极相连而发射极与电源模块(5)相连,所述控制芯片CD4060B的复位端(RESET)与第一PNP三极管(V4)的集电极相连,控制芯片CD4060B的第一控制端Q13连接所述常闭继电器电路(32),第二控制端Q14连接电源模块(5)而复位端(RESET)与所述常开继电器电路(3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动拉合闸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常开继电器电路(31)包括与所述控制芯片CD4060B的复位端(RESET)正向连接的第一二极管(VD6)、第二PNP三极管(V5)、第三NPN三极管(V11)、第四NPN三极管(V9)、第一电容(C6)、第一电阻(R3)、第二电阻(R2)、第五NPN三极管(V2)以及常开继电器(K1);
所述第一二极管(VD6)的负极连接第二PNP三极管(V5)的集电极和第三NPN三极管(V11)的基极,第二PNP三极管(V5)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模块(5),第三NPN三极管(V11)的集电极与第二PNP三极管(V5)的基极和第四NPN三极管(V9)的基极相连,第三NPN三极管(V11)的发射极接地,第四NPN三极管(V9)的集电极通过第二上拉电阻(R29)与电源模块(5)相连且通过串联的第一电容(C6)、第一电阻(R3)、第二电阻(R2)与第五NPN三极管(V2)的基极相连,第五NPN三极管(V2)的发射极接地而集电极连接常开继电器(K1)的线圈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动拉合闸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常闭继电器电路(32)包括第二电容(C11)、第三电阻(R1)、第四电阻(R28)、第六NPN三极管(V1)和常闭继电器(K2),所述第六NPN三极管(V1)的基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三电阻(R1)、第二电容(C11)与所述第一控制端(Q13)相连而其集电极与常闭继电器(K2)的线圈部分相连且发射极接地,第四电阻(R28)的两端分别连接第六NPN三极管(V1)的基极和发射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54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非接触式温度检测的智能控制开关
- 下一篇:一种电梯智能节能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