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梁模板夹具及边梁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06308.4 | 申请日: | 2019-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7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全;郝常岗;宋烜;卢君盛;黄伟胜;秦一鸣;唐孝昆;林冠仰;赵龙;徐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桓 |
| 地址: | 514100 广东省梅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边梁 模板夹具 固定装置 建筑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对拉螺杆 固定效果 间隔设置 梁侧模板 一端连接 侧模 拆模 抵住 漏浆 螺杆 支模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边梁模板夹具及边梁固定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该边梁模板夹具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间隔设置且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以及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分别用于抵住边梁侧模相对的两侧,第三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该边梁模板夹具结构简单,能够减少传统支模在梁侧模板开洞对拉螺杆所使用的劳动力,避免螺杆洞漏浆及拆模后破坏楼板板底。包括上述边梁模板夹具的边梁固定装置,固定效果好,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边梁模板夹具及边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边梁侧模上部自由端加固采用螺杆对拉,一端固定在板模板上另一端穿过梁侧模与钢管对拉固定防止侧模板变形。
虽然此方式能有效抑制梁侧模变形,但拆模后浇筑在楼板中的螺杆会外漏需要后期切除,并且在楼板底部会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梁模板夹具,该边梁模板夹具结构简单,能够减少传统支模在梁侧模板开洞对拉螺杆所使用的劳动力,避免螺杆洞漏浆及拆模后破坏楼板板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梁固定装置,该边梁固定装置对边梁的固定效果好,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边梁模板夹具,其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
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间隔设置且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以及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分别用于抵住边梁侧模相对的两侧,第三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外管的一端,内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管的远离边梁侧模的一端,外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管的远离边梁侧模的一端。
进一步地,边梁模板夹具还包括连接件,外管的用于与内管连接的一端的管壁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管的用于与外管连接的一端的管壁设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三通孔以及与第二通孔配合的第四通孔,连接件依次贯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及第四通孔并用于固定内管套入外管的长度。
进一步地,内管的远离外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内管的远离外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管的远离边梁侧模的一端的管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内管的远离外管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孔插入第一连接管的管腔中。
进一步地,外管的远离内管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外管的远离内管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管的远离边梁侧模的一端的管壁开设有第二固定孔,外管的远离内管的一端穿过第二固定孔插入第二连接管的管腔中。
进一步地,边梁模板夹具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可以为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一端贯穿第一连接管并固定于第一连接管的外管壁,另一端贯穿第二连接管并固定于第二连接管的外管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边梁固定装置,该边梁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件和上述边梁模板夹具,支撑件的一端用于连接于边梁侧模的未被边梁模板夹具夹住的部分。
本申请中边梁模板夹具及边梁固定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边梁模板夹具结构简单,能够减少传统支模在梁侧模板开洞对拉螺杆所使用的劳动力,避免螺杆洞漏浆及拆模后破坏楼板板底。包括上述边梁模板夹具的边梁固定装置对边梁的固定效果好,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6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