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固定打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01405.4 | 申请日: | 2019-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1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朱锡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翌鲲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6;B24B55/03;B24B41/00;B24B55/06;B24B55/00 |
| 代理公司: | 31297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敏 |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主体 冷凝液 底端 内部设置 本实用新型 顶端设置 均匀设置 打磨辊 放置板 输出端 底座 水泵 电机 汽车零部件加工 喷头 电动伸缩杆 汽车零部件 打磨装置 节能环保 控制器 固定板 固定夹 可回收 内侧壁 延伸 夹持 圆孔 支撑 抽屉 噪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固定打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打磨辊和固定板,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打磨辊,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底端通过电动伸缩杆安装有放置板,且放置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固定夹,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圆孔,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均匀设置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冷凝液箱,且冷凝液箱的内部设置有抽屉,所述冷凝液箱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出端延伸至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喷头,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夹持不同大小的汽车零部件,既可以减轻噪音,又可回收利用冷凝液,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固定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随着汽车配件加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国际汽车配件加工零部件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汽车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为提高其质量及使用寿命,会对汽车零部件的表面进行打磨。
而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在打磨过程中存在着汽车零部件稳定性不高的现象,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的打磨质量,同时,汽车零部件多不是统一的形状结构,不同类型的汽车零部件在打磨装置上打磨的质量并不相同,导致打磨装置适用范围小,提高了制作多个打磨装置的成本,且在打磨时噪音较大造成噪音污染,在打磨时需要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冷却降温,现有的装置不能对冷凝液进行回收,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固定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装置不能固定不同大小的汽车零部件,噪音较大,不能回收冷凝液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固定打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打磨辊和固定板,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打磨辊,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底端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卡槽,所述放置板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夹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夹和固定板底端的两侧均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二固定夹靠近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通过螺纹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螺纹柱的底端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块,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圆孔,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均匀设置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冷凝液箱,且冷凝液箱的一端设置有加液口和透明观察窗,所述冷凝液箱的内部设置有抽屉,且抽屉的底端设置为滤网,所述冷凝液箱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输出端延伸至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喷头,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水泵、电动伸缩杆和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壳体内部设置有阻尼隔音毡,且阻尼隔音毡与装置主体的壳体构成减噪结构。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侧通过螺栓安装有防尘罩,且防尘罩上均匀设置有通风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的一端均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上均匀设置有条纹。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减震弹簧,底座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铰接有活动门,且活动门的一侧设置有卡扣,活动门的一端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翌鲲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翌鲲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14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