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报警器壳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66698.7 | 申请日: | 2019-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4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高山和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考思莫施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壳 气体传感器 定位通槽 定位组件 气体报警器 通气口 加工 本实用新型 分开加工 内壁形状 外轮廓 壳体 匹配 合格率 阻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报警器壳体,涉及气体报警器领域,包括前壳,前壳上开设有通气口,前壳上安装有中壳,中壳固定连接在前壳上,中壳对应通气口安装有气体传感器,中壳上设置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用于限定气体传感器的位置;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通槽,定位通槽开设在中壳上,定位通槽的内壁形状与气体传感器的外轮廓匹配。使得前壳和中壳分开加工,因此前壳和中壳作为零件分别加工相对于将前壳和中壳作为一个复杂整体来加工更加容易,在处理一些细节部位时受到的阻挡变少,因此加工精度提高,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报警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体报警器壳体。
背景技术
气体检测器用于检测环境中气体泄露的检测报警仪器。当环境中可燃或有毒气体泄露,气体报警器检测到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或中毒报警器设置的临界点时,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安全措施,
现有的气体报警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安装有气体检测模块和气体报警模块,气体检测模块包括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一体设置且气体传感器安装在前壳上。
为了将气体传感器稳定的安装在前壳上,因此前壳靠近气体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较多的定位结构,这些定位结构使得前壳的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前壳加工起来难度较大,导致细节部分加工精度交底,容易出现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报警器壳体,其具有提高产品合格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气体报警器壳体,包括前壳,所述前壳上开设有通气口,所述前壳上安装有中壳,所述中壳固定连接在所述前壳上,所述中壳对应所述通气口安装有气体传感器,所述中壳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限定气体传感器的位置;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通槽,所述定位通槽开设在所述中壳上,所述定位通槽的内壁形状与气体传感器的外轮廓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前壳和中壳分开加工,因此前壳和中壳作为零件分别加工相对于将前壳和中壳作为一个复杂整体来加工更加容易,在处理一些细节部位时受到的阻挡变少,因此加工精度提高,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通槽,所述定位通槽开设在所述中壳上,所述定位通槽的内壁形状与气体传感器的外轮廓匹配,所述定位通槽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气体采集通槽,所述气体采集通槽连通所述定位通槽与所述气体报警器壳体所在的环境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气体传感器能够插接在定位通槽内,使得气体传感器与前壳、中壳的相对位置固定,不易晃动,而气体采集通槽使得气体能够在通气口与气体采集通槽之间流动,增强了定位通槽内部空间的气体环境与外部气体环境的融合,使得气体传感器能够更加精确的检测气体检测器所在环境中所要检测的气体的浓度。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中壳对应所述限位柱开设有第二限位孔,当所述中壳安装在所述前壳上时,所述限位柱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和第二限位孔的配合使得中壳与前壳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加容易确定,便于工作人员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上固定连接有热熔端,当所述中壳安装在所述前壳上时,所述热熔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熔端穿过第二限位孔后,加热热熔端能够使得热熔端变软,此时能够将热熔端压平,被压平的热熔端冷却后使得限位柱与第二限位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下来,使得前壳不易从前壳上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与所述中壳之间固定连接有胶体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考思莫施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新考思莫施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6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