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59347.3 | 申请日: | 2019-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8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翟晓慧;郭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晓慧;郭祚刚 |
| 主分类号: | F04B41/06 | 分类号: | F04B41/06;F04B41/02;F04B39/06;F01K7/22;F01K7/10;F01K7/38 |
| 代理公司: | 44259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迎新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机组 膨胀单元 换热器 电能储存系统 电能释放系统 气体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 背压阀 燃烧器 减压阀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空气压缩单元 压缩空气气流 燃烧器系统 余热再利用 储能系统 储气空间 供应空气 系统配置 系统效率 运行能力 做功能力 储热罐 再利用 发电机 补燃 废热 外置 烟气 余压 排气 配置 | ||
1.一种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电能储存系统及电能释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储存系统包括若干数量的空气压缩单元、若干数量的换热器一、储热罐及储气空间,所述空气压缩单元与换热器一的空气入口端连接,空气压缩单元排出的压缩空气经过所述换热器一冷却后进入下一台空气压缩单元,末台的所述空气压缩单元或换热器一的高压空气流出端与储气空间连接,所述换热器一的热介质流出端与储热罐连接;
所述电能释放系统包括第一膨胀机组系统、第二膨胀机组系统及燃烧器系统,所述第一膨胀机组系统包括若干数量的第一膨胀单元、背压阀,所述背压阀配置在末台所述第一膨胀单元的排气出口处,所述第二膨胀机组系统包括若干数量的第二膨胀单元、若干数量的换热器二、储能系统废热再利用换热器、减压阀、气体混合装置及发电机,所述第一膨胀单元带压力排气流入下一台第一膨胀单元,所述第二膨胀单元带压力排气流入下一台第二膨胀单元,所述第一膨胀机组系统内若干数量的第一膨胀单元与第二膨胀机组系统内若干数量第二膨胀单元的传动轴相互连接,共同驱动第二膨胀机组系统内的发电机输出电能;
所述燃烧器系统包括燃烧器燃烧用带压力空气供应系统、燃烧器及高温带压力烟气分配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燃烧用带压力空气供应系统的带压力空气来源于第二膨胀机组系统的第二膨胀单元带压力排气,所述第二膨胀单元带压力排气选用压力区间为0.2Mpa至2.5Mpa,所述高温带压力烟气分配系统通过高温带压力烟气输送管道与第二膨胀机组系统的若干数量的换热器二连接,所述高温带压力烟气分配系统将燃烧器产生的高温带压力烟气输送至若干数量换热器二的流入端,用于加热流经换热器二的做功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机组系统内首台第一膨胀单元的入口端还配置有储能系统废热再利用换热器或换热器二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兼有,所述储能系统废热再利用换热器对进入首台第一膨胀单元入口做功气流进行加热,所述换热器二采用所述高温带压力烟气分配系统提供的高温带压力烟气对第一膨胀单元入口做功气流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膨胀机组系统的首台第二膨胀单元入口端配置有储能系统废热再利用换热器及换热器二,次台第二膨胀单元或次台第二膨胀单元之后的第二膨胀单元入口处设置有换热器二,配置在首台第二膨胀单元的换热器二采用所述高温带压力烟气分配系统提供的高温带压力烟气对第二膨胀单元入口做功气流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阀配置在末台所述第一膨胀单元的排气出口处,所述背压阀出口与第二膨胀机组系统的首台第二膨胀单元做功气流入口连接,所述背压阀对末台第一膨胀单元的带压力排气保持排气压力恒定,所述第一膨胀机组系统内的第一膨胀单元带压力排气经过背压阀保持压力恒定后流入第二膨胀机组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配置在首台第二膨胀单元入口连接的换热器二的入口处,所述减压阀开启后储气空间流出空气直接流进配置在首台第二膨胀单元入口的换热器二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空气流入首台第二膨胀单元做功输出轴功,所述减压阀关闭时储气空间流出的空气进入第一膨胀机组系统做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混合装置配置在次台第二膨胀单元或次台以后的第二膨胀单元的排气出口处,若干数量的所述换热器二流出换热后的带压力烟气汇合后由气体混合装置一个入口端流入,所述气体混合装置的另一个入口端流入与其相连的第二膨胀单元的带压力排气,所述气体混合装置将经过换热器二换热后带压力烟气与所述第二膨胀单元的带压力排气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气流进入与气体混合装置出口连接的其余数量的第二膨胀单元做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晓慧;郭祚刚,未经翟晓慧;郭祚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93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