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再生橡胶脱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29810.X | 申请日: | 2019-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6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梁云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邵武市恒晖橡胶再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C08L17/00 |
| 代理公司: | 35214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志峥 |
| 地址: | 3540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桨 盖体 罐体 轴线重合 脱硫罐 脱硫 体内 再生橡胶脱硫 本实用新型 残余物料 独立驱动 罐体内壁 罐体上部 设置独立 物料脱硫 再生技术 再生橡胶 附着 结焦 内腔 加热 电机 驱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再生橡胶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罐;所述脱硫罐包括第一罐体、第一搅拌桨、盖体和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一罐体的内腔为圆柱体,所述盖体连接于第一罐体上部,所述第一搅拌桨连接于第一罐体,所述第二搅拌桨连接于盖体,所述第一罐体、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的轴线重合。通过在脱硫罐内设置独立驱动且轴线重合的2个搅拌桨,第一搅拌桨设置在第一罐体内的中下部,用于物料脱硫的搅拌,而第二搅拌桨由连接于盖体的电机独立驱动,在脱硫完成后,用于清理第一罐体内的上部残余物料,避免废料长时间附着在罐体内壁,经多次加热而结焦,从而保证再生橡胶的品质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再生橡胶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再生橡胶是指将废旧橡胶回收后经过清洗、粉碎、硫化等工艺加工成的能够再次使用的橡胶。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废旧橡胶进行脱硫,即被粉碎的废旧橡胶需要与助剂进行混合,废旧橡胶与助剂的混合物再于一定温度、压力和机械剪切的综合作用下进行处理。传统的橡胶脱硫装置通常由一个驱动电机控制单个转轴,带动搅拌桨搅拌物料,存在搅拌死角,部分橡胶混合物会黏连在脱硫装置内壁,产生结焦,不利于脱硫罐内部的清洁,使再生橡胶成品质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清洁内壁的立式再生橡胶脱硫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立式再生橡胶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罐;
所述脱硫罐包括第一罐体、第一搅拌桨、盖体和第二搅拌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所述第一罐体的内腔为圆柱体,所述盖体连接于第一罐体上部,所述第一搅拌桨连接于第一罐体,所述第二搅拌桨连接于盖体,所述第一罐体、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的轴线重合;
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罐体下部,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搅拌桨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盖体的上部,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搅拌桨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桨包括第一转轴和连接于第一转轴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所述第一桨叶的底部与第一罐体的底部触碰,所述第一桨叶的侧部与第一罐体的内侧壁接触;所述第二桨叶设置在第一桨叶的上方,所述第一桨叶与第二桨叶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桨叶的侧部与第一罐体的内侧壁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桨叶的上端高度高于第二桨叶的下端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桨第二转轴和连接于第二转轴的第三桨叶,所述第三桨叶的侧部与第一罐体内侧壁接触,所述第三桨叶的下端高度等于第二桨叶的上端高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冷却罐,所述冷却罐位于脱硫罐的斜下方,所述冷却罐通过导料装置与脱硫罐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罐包括第二罐体、第三搅拌桨和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连接于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的内腔形状为圆柱体,所述第三搅拌桨包括第三转轴和连接于第三转轴的第四桨叶,所述第四桨叶设置在第二罐体内,所述第三转轴同轴连接于第二罐体。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包覆于第二罐体外部的冷却水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桨叶的形状为三棱柱,所述三棱柱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桨叶的形状为三棱柱,所述三棱柱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桨叶垂直于第二桨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邵武市恒晖橡胶再生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邵武市恒晖橡胶再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9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的导热复合板
- 下一篇:一种便于存放的片状塑胶颜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