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路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18936.7 | 申请日: | 2019-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1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魏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云霞 |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脏 外科手术 循环 管路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路固定装置,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固定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一端贯穿支撑板且固定有固定夹,固定夹内部设置有管套。本实用新型能使体外循环各管路和附属管路或管线得到有效的固定,并且能够通过转动定位机构实现固定夹和管套角度发生变化,有效地减少管路折弯、脱落、缠绕、打结的情况发生,大大减少操作的失误率,为手术提供良好的环境,明显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简便,独立一名手术人员操作即可,缩短固定时间,保证了手术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体外循环技术主要应用在心脏外科手术当中,体外循环管道将患者的全身血液从体内引出,血液经过体外循环机器存储、氧合、过滤后,再通过体外循环管道泵入患者体内。
目前,国内各级医院的心脏外科和心脏中心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管道的固定采用纱布拧成条状,交叉缠绕的方式,使用血管钳固定在手术铺单上。现有的固定方式存在诸多不便和手术风险:如管道打折、扭曲、交叉、重叠、再次调整管道困难等情况。如缠绕太松容易导致体外循环管道滑落,有导致主动脉、腔静脉插管牵拉、撕脱的风险,危及患者生命。缠绕太紧容易导致体外循环管道变形、成角,轻则导致体外循环流量减小,灌注流量不够;重则导致体外循环泵压增高,导致体外循环管道从接头处断开,管道内血液大量流失,空气进入管道内,导致患者机体灌注不良,空气栓塞等情况,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在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手术者需调整个别管道长度时,需两人配合完全解开纱布固定装置,调整完成后,还需再次固定体外循环管路,此种调整过程需双人配合,耗时较多,影响手术速度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路固定装置,通过使用固定夹、管套和定位机构对外循环管路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的体外循环管道容易打折、扭曲、交叉、重叠、再次调整管道困难,管道缠绕固定麻烦,跟换调整困难,影响手术速度和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心脏外科手术外循环管路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一端贯穿支撑板且固定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内部设置有管套,所述管套内径大小可更具固定不同管路进行选着,所述管套为透明的橡胶材质,除所述管套和弹簧为均为不锈钢材质。
其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的弹簧套管,所述弹簧套管底部固定有限位套环,所述限位套环内壁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弹簧套管上贯穿有导杆,所述导杆位于弹簧套管内部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导杆顶端贯穿支撑板且与固定夹固定连接,所述导杆底端固定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周侧面设置有与限位卡槽相配合的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两关于螺纹杆对称的滑杆,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滑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管套表面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所述管套上开设有与管套中心线平行的垂直开口,用于插入要固定的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导杆位于弹簧套管内壁顶部和弹簧顶端之间的表面固定有与弹簧相配合的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为“Ω”字形结构,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导杆相配合的贯穿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云霞,未经魏云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89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号处理机和雷达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卡通动画用制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