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节能空调设备中的消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15313.4 | 申请日: | 2019-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9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高燚;潘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凯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3/24 | 分类号: | F24F13/24 |
| 代理公司: | 11638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新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连接管后段 本实用新型 连接环 管体 中段 管体内侧壁 一体成型 环状连接部 电器领域 管体中部 节能空调 连接环套 消音装置 逐渐变小 出液管 建筑用 进液管 缩口状 直管形 直筒形 锥筒形 抵压 固连 消音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节能空调设备中的消音装置,属于电器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管体,管体前端和后端均呈缩口状,管体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管体中部内设有连接管,连接管前段呈直筒形,连接管中段呈锥筒形,连接管后段呈直管形,连接管中段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变小,连接管中段最大内径和最小内径分别与连接管前段和连接管后段相同;连接管前段和管体内侧壁之间形成密封,连接管后段端面上一体成型有环状连接部,连接部外径小于连接管后段外径,管体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连接环,连接环套设在连接部外,连接管后段端面抵压在连接环上,连接部和连接环固连。本实用新型具有消音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领域,涉及一种建筑用节能空调设备,特别是一种建筑用节能空调设备中的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消音器是空调设备中重要的辅助装置,基本由管形外壳组成,且管形壳体的两端均呈缩口状,即管形壳体中部的内径要大于管形壳体的两端内径,以通过截面积突然改变的方式使管内噪音得到衰减或反射回去。
现有的空调消音器一般为单根管件,消音效果不是很好,无法满足高端产品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筑用节能空调设备中的消音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消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用节能空调设备中的消音装置,包括管体,管体的前端和后端均呈缩口状,管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的中部内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和管体同轴线布置,连接管前段呈直筒形,连接管中段呈锥筒形,且连接管后段呈直管形,连接管中段的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变小,且连接管中段的最大内径和最小内径分别与连接管前段和连接管后段相同;连接管前段和管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密封,所述的连接管后段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呈环状的连接部,连接部和连接管同轴线布置,且连接部的外径小于连接管后段的外径,所述的管体的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连接环,连接环套设在连接部外,连接管后段的端面抵压在连接环上,且连接部和连接环相固连。
安装时,先安装连接管,接着使管体的前端和后端缩口;使用过程如下:流体由进液管进入管体,然后流入连接管内,并通过连接管后段排回管体,流体最终通过出液管排出。
通过设置进液管内径小于管体内径以及连接管后段内径小于管体内径,使流体在流动时实现双重消音,以提高消音效果;同时,又在连接管内径小于管体内径以及连接管中段锥度的加压作用下,有效提高流体在连接管内的流速,使流体从连接管后段快速喷出至管体内,来进一步提高消音效果。
在上述的建筑用节能空调设备中的消音装置中,所述的连接部的形状和尺寸均与连接环相匹配,且连接部通过紧配合方式与连接环固连。采用上述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优点。
在上述的建筑用节能空调设备中的消音装置中,所述的连接部的后端外侧壁上设有呈锥形的导向面一,且连接环的前端内侧壁上设有与导向面一匹配的导向面二。在导向面一和导向面二的配合下,对连接部和连接环的连接起较好的导向作用,来提高组装方便性。
在上述的建筑用节能空调设备中的消音装置中,所述的连接管前段的外侧壁和管体中部内侧壁均为圆柱面,且连接管前段的外侧壁和管体中部内侧壁相贴靠。
在上述的建筑用节能空调设备中的消音装置中,所述的连接管前段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和连接管同轴线布置,环形凹槽内设有0形圈,且0形圈的外侧壁与管体的内侧壁相抵。在0形圈作用下,既可有效加强连接管和管体之间的密封性能,又使连接管和管体之间形成一定摩擦,来提高连接管被定位的稳定性,从而有效提高本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在上述的建筑用节能空调设备中的消音装置中,所述的连接管前段和连接管中段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所述的连接管后段和连接管中段之间也通过圆弧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凯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凯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53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