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02866.6 | 申请日: | 2019-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1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崔翔;张里程;唐佩福;杨飞;李明;刘建恒;王虎飞;孙国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 |
| 代理公司: | 11237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层 周围神经损伤 本实用新型 神经损伤 生长因子 导管 局部炎症反应 连续性恢复 再生 二次损伤 快速修复 神经导管 水凝胶 粘合 缝合 短板 断裂 创伤 神经 保证 填补 修复 恢复 | ||
1.一种再生导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生长因子层,生长因子层的内侧设置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所述粘合层为水凝胶粘合层,设置在本体的两端;所述粘合层将本体与神经断裂端粘合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管状部由聚己内酯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因子层为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或多肽类的神经营养因子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的外径与神经断裂端的外径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内侧设置有沿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为微米级,生长因子层填充在本体的凹槽与粘合层外壁形成的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生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的凹槽的宽度为5μm、10μm或15μm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生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的外壁设置有粘合层凹槽,所述粘合层凹槽的宽度为微米级;生长因子层填充在本体的凹槽与粘合层的粘合层凹槽形成的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再生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凹槽与本体的凹槽位置交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是以聚乙二醇为基础,对支链进行-NH2或者-NHS基团修饰后的水凝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的长度是本体长度的1/5-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28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肩袖生物补片
- 下一篇:一种中面部提升锯齿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