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种混合液界面位置检测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68142.4 | 申请日: | 201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79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涛;孙光模;郑杨;胡克华;李文涛;潘广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钢双林电子公司;孙光模 |
| 主分类号: | G01F23/14 | 分类号: | G01F23/14;G01N9/36;C10G3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液 本实用新型 密度计 界面位置检测 控制系统 仪表自动化 安装方便 液体混合 液体界面 控制器 差压法 纯液体 简介 测量 检测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种混合液界面位置检测控制系统,属于仪表自动化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种混合液界面位置检测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密度计、调节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每一种纯液体的区域内安装一台密度计,根据差压法(ΔP=ρ*g*h)来判断密度ρ;每两种液体混合区域安装一台密度计,再根据【ΔP=ρ2*g*h+ρ1*g*(H‑h)】来判断密度较大的液体高度即混合液界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安装方便、测量相对准确、控制简介等优点,是对现有多种混合液每两种液体界面检测控制方面的改进与创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种混合液界面位置检测控制系统,属于仪表自动化领域。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生产过程中总是存在两种、三种液体的混合液,它们一般是生产的再生物,具有一定的价值,为环保、为利用,就要对其进行分离。如在焦化厂的烟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焦油氨水的混合液,二者又是附加值比较高的产品,则要充分利用,在生产实际过程中,是将焦油氨水混合液通过一管道输送至一个长度较长(约15米)较高(约5米)宽度较窄(约5米)的箱体内,一端进、另一端出,经过流动充分沉淀,焦油氨水慢慢分离(焦油在下、氨水在上);氨水焦油液位高就排出、氨水液位高就溢出,由于二者密度相差不大,总是存在氨水焦油混合区,即焦油存在最低界面H1,(低于H1全是焦油)、最高界面H2(高于H1低于H2是混合区),但工艺要求排出的焦油不能混有氨水,则就必须准确检测出焦油的高度并控制排出量。各工厂一般是在箱体排出焦油的一端侧面上,不同高度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如Pt100)通过温度的不同判断焦油高度;还有在箱体顶部安装一个浮球液位计,浮球密度接近于焦油密度,但生产过程是变化的,须人工到现场去加重或减重;目前均没有很成功的案例,就经常派人去观察、不实现自动检测控制,导致工作量大、误差大、人工受污染、经济损失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测量相对准确、控制简介的一种多种混合液界面位置检测控制系统。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种混合液界面位置检测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密度计、调节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每一种纯液体的区域内安装一台密度计,每两种液体混合区域安装一台密度计。
所述的密度计,是智能型密度计(ZL201420541975.0),是根据差压法(Δ P=ρ*g*h)来判断密度ρ。
所述的在每一种纯液体区域安装一台密度计,就是密度计的两个传感器均位于此液体指定的区域内。即在密度较小的液体(介质一)中安装一台密度计,根据差压法(ΔP=ρ*g*h)来判断密度ρ,差压ΔP是检测出来的是已知数、高度 h1(两传感器的间距是定数)和重力加速度g是已知数,则可计算出介质一的密度ρ1;在密度较大(介质二)的液体中安装一台密度计,根据差压法(ΔP=ρ*g*h) 来判断密度ρ,差压ΔP是检测出来的是已知数、高度h2(两传感器的间距是定数)和重力加速度g是已知数,则可计算出介质二的密度ρ2。
所述的在每两种液体混合区安装一台密度计,其结构方案就是此密度计的下传感器位于密度较大的液体(介质二)区域内,上传感器位于密度较小的液体(介质一)区域内,即两传感器的间距H大于混合区的高度。是根据差压法【ΔP=ρ2*g*h+ρ1*g*(H-h)】来判断密度较大的液体高度h,只要h高于密度较大的液体(介质二)最低界面H1,控制器就可发出指令,打开调节阀排出密度较大的液体。
所述的调节阀是控制密度较大液体(介质二)的液面高度的,即安装在密度较大液体(介质二)的输出管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钢双林电子公司;孙光模,未经莱钢双林电子公司;孙光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81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