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静电网络线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56208.8 | 申请日: | 2019-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1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雅樑;方新春;杨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迅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11/06;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13/24 |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陈瑞泷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橡胶层 聚酯层 网络线缆 加强线 钢丝 轨道交通 抗静电层 抗静电 外套层 引流线 线缆 固定线缆 双层共挤 中心设置 外模具 撑起 共挤 内壁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静电网络线缆,外套层和抗静电层由双层共挤外模具共挤得到,使得外套层和抗静电层的结合更加紧密。聚酯层中心设置有引流线。聚酯层内位于每两对线缆之间且与聚酯层内壁之间设置有钢丝加强线,通过4个钢丝加强线起到对网络线缆进行加强的作用,且引流线由第一柔性橡胶层所包裹、钢丝加强线由第二柔性橡胶层所包裹,第一柔性橡胶层的外径为(0.5‑0.6)R,第二柔性橡胶层的直径为(0.4‑0.5)R,第一柔性橡胶层和第二柔性橡胶层在聚酯层内起到“撑起”线缆内部的作用,起到固定线缆作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网络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静电网络线缆。
背景技术
网络线缆用于从一个网络设备(例如计算机)连接到另外一个网络设备传递信息的有线介质。网络线缆主要关注的性能有线材衰减性能、组间串音性能、整体强度等。常见的网络线缆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三种。
抗静电网络线缆通常是在网络线中加入抗静电层得到,网络线缆的结构为:由外向内依次为外套层1、抗静电层2、铝箔层3、聚酯层4和4对线缆7,每对线缆7由外皮层包裹着2根信号线11。
现有的抗静电网络线缆的抗拉强度较差,需要一种高强度的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静电网络线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强度高的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静电网络线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静电网络线缆,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套层、抗静电层、铝箔层、聚酯层和4根线缆,每根线缆由外皮层包裹着绞合的2根信号线;
所述聚酯层中心设置有引流线,所述引流线由第一柔性橡胶层所包裹;
所述聚酯层内位于每两对线缆之间且与所述聚酯层内壁之间设置有钢丝加强线,所述钢丝加强线由第二柔性橡胶层所包裹;
所述外套层和抗静电层由双层共挤外模具共挤得到
所述线缆的直径为R,所述第一柔性橡胶层的外径为(0.5-0.6)R,所述第二柔性橡胶层的直径为(0.4-0.5)R。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静电网络线缆,所述第一柔性橡胶层的外径为0.566R,所述第二柔性橡胶层的直径为0.414R。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静电网络线缆,所述外套层与抗静电层的厚度之比为2-3:1。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静电网络线缆,所述信号线的绝缘外皮的颜色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静电网络线缆,所述轨道交通用抗静电网络线缆两端设置有水晶头。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静电网络线缆,所述信号线为由绝缘外皮包裹的铜线。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静电网络线缆,所述外套层为PVC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用高强度抗静电网络线缆,外套层和抗静电层由双层共挤外模具共挤得到,使得外套层和抗静电层的结合更加紧密。聚酯层中心设置有引流线。聚酯层内位于每两对线缆之间且与聚酯层内壁之间设置有钢丝加强线,通过4个钢丝加强线起到对网络线缆进行加强的作用,且引流线由第一柔性橡胶层所包裹、钢丝加强线由第二柔性橡胶层所包裹,第一柔性橡胶层的外径为(0.5-0.6)R,第二柔性橡胶层的直径为(0.4-0.5)R,第一柔性橡胶层和第二柔性橡胶层在聚酯层内起到“撑起”线缆内部的作用,起到固定线缆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迅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华迅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6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