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用多功能移动式脚手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53158.8 | 申请日: | 2019-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3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芹;邱智;李相国;庄义波;岳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5 | 分类号: | E04G1/15;E04G1/24;E04G5/02;E04G5/10;E04G5/14;E04G5/08;E04G5/16 |
| 代理公司: | 41125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诗雨<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组件 大平台 本实用新型 小平台 爬梯 移动式脚手架 安全系数 便于移动 建筑施工 快速施工 架设 隧道 保证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隧道用多功能移动式脚手架,包括框架组件,所述的框架组件的上部设有大平台,框架组件的侧部设有小平台,小平台的高度低于大平台的高度,框架组件内设有爬梯组件,爬梯组件从框架组件的下部架设至大平台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成本低、安全系数高、便于移动并具有操作高度的选择性,既能实现快速施工又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满足了当今建筑施工发展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特别是指一种隧道用多功能移动式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施工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传统的脚手架存在高处作业操作难度大、安全系数低以及搭拆脚手架费工费时、操作高度不同的不利条件,同时传统的脚手架不能便捷的调整高度,又不能快速的移动,影响了施工进度并提高了施工成本。总而言之,传统的脚手架已不能适应建筑施工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新型脚手架是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隧道用多功能移动式脚手架,解决了传统的脚手架已不能适应建筑施工发展需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隧道用多功能移动式脚手架,包括框架组件,所述的框架组件的上部设有大平台,框架组件的侧部设有小平台,小平台的高度低于大平台的高度,框架组件内设有爬梯组件,爬梯组件从框架组件的下部架设至大平台处。
所述的框架组件包括立杆、底杆和顶杆,底杆和顶杆均连接在两相邻立杆之间,四根竖直的立杆、四根水平的底杆和四根水平的顶杆形成长方体框架。
所述的立杆与底杆之间设有斜撑短杆,长方体框架的侧矩形框内通过十字拉杆与斜撑长杆形成米字形支撑结构。
所述的框架组件的下部设有脚轮组件。
所述的脚轮组件包括脚轮、钢板和槽钢,脚轮设在钢板上,钢板通过螺栓与槽钢连接,槽钢与框架组件的立杆连接。
所述的脚轮为可刹脚轮。
所述的大平台包括承重杆、脚手板和防护杆,承重杆设在框架组件的上部,脚手板设在承重杆上,防护杆设在框架组件的上部边缘处。
所述的小平台包括平台框架、平台斜撑、承重杆、脚手板和防护杆,平台框架设在框架组件的侧部,平台斜撑设在平台框架与框架组件之间,承重杆设在平台框架上,脚手板设在承重杆上,防护杆设在平台框架的边缘处。
所述的承重杆与脚手板的布置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的脚手板上设有孔,钢丝穿过孔将脚手板绑扎在框架组件上。
所述的防护杆的上部设有活动护栏。
所述的防护杆的下部设有踢脚板。
所述的爬梯组件包括爬梯和扶手,爬梯倾斜设置一端位于框架组件的下部,另一端位于脚手板上预留的进出口,扶手上设在爬梯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成本低、安全系数高、便于移动并具有操作高度的选择性,既能实现快速施工又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满足了当今建筑施工发展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脚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31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