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垫圈压模装置的传送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05462.5 | 申请日: | 2019-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8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田心利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43/02 | 分类号: | B21D43/02;B21D43/10;B21D45/06;B21D37/10;B21D5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71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垫圈 夹爪汽缸 承载 传送组件 安装座 驱动件 模具 本实用新型 压模装置 传送 进料槽出口 加工设备 加工效率 进料口处 出料处 块移动 工作台 固设 夹持 加工 驱动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垫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垫圈压模装置的传送组件,设于工作台上,该传送组件包括安装座、承载块、设于所述承载块并用于夹持垫圈的夹爪汽缸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安装座固设于工作台,所述承载块活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夹爪汽缸设于所述承载块,夹爪汽缸可位于进料槽出口端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件可驱动所述承载块移动,以使夹爪汽缸将待加工垫圈从进料口处传送至模具处,且所述第一驱动件可使夹爪汽缸自模具处移动至出料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实现自动将待加工垫圈传送至模具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垫圈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垫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垫圈压模装置的传送组件。
背景技术
垫圈通常放置在螺母或螺钉头与被连接件之间,一般为扁平形的金属环,用来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不受螺母擦伤,分散螺母对被连接件的压力。为了使垫圈可适用于不同的螺钉头,垫圈需要经过冲切、压弯等加工工序。
传统的垫圈压模装置,一般包括用于压制垫圈的模具、振动盘、与振动盘出口端相连通的进料槽以及出料槽。工作人员一般将储料箱中大量的待加工垫圈导入振动盘中,然后再由振动盘将待加工垫圈逐个传送进料槽的出口端,便于工作人员拿取待加工垫圈,然后工作人员再从进料槽的出口端处将待加工垫圈再放置在模具的下模,然后再使得上模对下模进行冲压,进而实现垫圈加工。然而在该垫圈压模加工的过程中,均需人工将垫圈拿到下模的位置处,等压模完成后,再将加工好的垫圈从下模处拿出,这种垫圈加工的方式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垫圈压模装置的传送组件,可实现自动将待加工垫圈传送至模具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垫圈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垫圈压模装置的传送组件,设于工作台上,该传送组件包括安装座、承载块、设于所述承载块并用于夹持垫圈的夹爪汽缸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安装座固设于工作台,所述承载块活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夹爪汽缸设于所述承载块,夹爪汽缸可位于进料槽出口端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件可驱动所述承载块移动,以使夹爪汽缸将待加工垫圈从进料口处传送至模具处,且所述第一驱动件可使夹爪汽缸自模具处移动至出料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盘振动并将垫圈逐个送入进料槽中,使得待加工垫圈沿进料槽往出口端移动,当待加工垫圈从进料槽的出口端移出后,夹爪汽缸将待加工垫圈夹住,并在第一驱动件的作用下,夹爪汽缸将待加工垫圈移动至下模处,此时下模上升,且上模下压,进而对待加工垫圈进行冲压;下一步,夹爪汽缸将加工后的垫圈夹住并将加工后的垫圈传送到出料槽的槽口处,下一步,第一驱动件驱动夹爪汽缸移动至进料槽的出口端,即夹爪汽缸复位,此时夹爪汽缸可将下一个待加工垫圈夹住;传送组件设置,可自动将进料槽处的垫圈传送到模具处,等模具对垫圈冲压完后,夹爪汽缸可将加工好的垫圈从模具处传送至出料槽处,使得在垫圈冲压的过程中无需人工将待加工垫圈拿到模具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垫圈的加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伸缩汽缸,所述第一伸缩汽缸设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第一伸缩汽缸的活塞轴与所述承载块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汽缸可驱动所述承载块左右水平移动,以使夹爪汽缸将垫圈从进料槽的出口端传送至所述模具的下模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垫圈移动至进料槽的出口端后,第一伸缩汽缸驱动夹爪汽缸下降至进料槽的出口端处,此时夹爪汽缸的夹爪将待加工的垫圈夹住,下一步,第一伸缩汽缸驱动夹爪汽缸移动至模具的下模处,便于模具对垫圈进行冲压处理。
优选的,夹爪汽缸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夹爪汽缸为进料夹爪汽缸,所述进料夹爪汽缸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进料槽的出口端处,另一个夹爪汽缸为出料夹爪汽缸,所述出料夹爪汽缸的初始位置位于模具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田心利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田心利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54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门锁支架自动化生产专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上料的开式压力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