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丝收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89534.4 | 申请日: | 2019-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7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现坤;杨现星;张功民;李志刚;赵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七星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4/20 | 分类号: | B65H54/20;B65H54/553;B65H54/72;B65H57/06 |
| 代理公司: | 41139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海 |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卷转盘 铜丝 从动轮 导入口 驱动轮 皮带 移动架 转轴 转动 技术方案结构 本实用新型 生产空间 收线结构 收线转盘 固定杆 滑块 螺杆 墙板 收线 焊接 紧凑 联接 装配 电机 驱动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丝收线结构。铜丝导入口Ⅳ分别通过固定杆固定在移动架上并分布在机架前端的左、右两侧,滑块的外部焊接有装配移动架的墙板,且收卷转盘Ⅰ和收卷转盘Ⅱ分别对应铜丝导入口Ⅰ和铜丝导入口Ⅱ一侧前后固定在机架上,且收卷转盘Ⅲ和收卷转盘Ⅳ分别对应铜丝导入口Ⅲ和铜丝导入口Ⅳ前后固定在机架上,收线转盘Ⅱ和收卷转盘Ⅲ的转动是通过转轴Ⅱ并由驱动轮驱动,驱动轮与电机通过皮带Ⅰ连接,且收卷转盘Ⅰ和收卷转盘Ⅳ的转动是通过转轴Ⅰ并由从动轮Ⅰ带动,且螺杆的旋转是通过从动轮Ⅱ带动,且从动轮Ⅰ和从动轮Ⅱ之间由皮带Ⅰ连接,且从动轮Ⅰ和驱动轮之间由皮带Ⅱ联接,本技术方案结构紧凑,不占生产空间,同时能增多收线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线装置,特别适用于铜丝收线缠绕时使用。
背景技术
现有拉丝机拉丝后进入下游收卷,且收线装置多种多样,但最多一次只能缠绕两盘,上述作业中由于绕盘少,造成企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
国家专利局公开的申请号为201711344057.3,名称“一种铜丝收线机制备方法”,本技术方案铜丝从导入轮1导入牵引装置2,在牵引装置的驱动下进入转筒4内,转筒通过电机7的控制进行旋转,转筒4内的挡杆5将进入转筒4铜丝旋转成圆并逐渐落入收线筒8内,打开收线筒8的下端盖时可将线圈从收线筒8内放出,通过缓慢控制转筒4的转速可以得到不同直径的线圈,其不足之处是,一次只能作业完成得到一个线圈,收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收线盘数多,结构紧凑,提高生产效率的铜丝收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收线装置包括收卷转盘Ⅰ、铜丝导入口Ⅰ、收卷转盘Ⅱ、铜丝导入口Ⅱ、收卷转盘Ⅲ、铜丝导入口Ⅲ、收卷转盘Ⅲ、铜丝导入口Ⅳ、收卷转盘Ⅳ、电机、螺杆、滑块,所述铜丝导入口Ⅰ、铜丝导入口Ⅱ、铜丝导入口Ⅲ、铜丝导入口Ⅳ分别通过固定杆固定在移动架上并分布在机架前端的左、右两侧,螺杆的外螺丝上套有螺母,螺母上固定有滑块,滑块的外部焊接有装配移动架的墙板,且收卷转盘Ⅰ和收卷转盘Ⅱ分别对应铜丝导入口Ⅰ和铜丝导入口Ⅱ一侧前后固定在机架上,且收卷转盘Ⅲ和收卷转盘Ⅳ分别对应铜丝导入口Ⅲ和铜丝导入口Ⅳ前后固定在机架上,且收线转盘Ⅱ和收卷转盘Ⅲ的转动是通过转轴Ⅱ并由驱动轮驱动,驱动轮与电机通过皮带Ⅰ连接,且收卷转盘Ⅰ和收卷转盘Ⅳ的转动是通过转轴Ⅰ并由从动轮Ⅰ带动,且螺杆的旋转是通过从动轮Ⅱ带动,且从动轮Ⅰ和从动轮Ⅱ之间由皮带Ⅰ连接,且从动轮Ⅰ和驱动轮之间由皮带Ⅱ联接,且驱动轮与电极之间通过皮带Ⅲ连接。螺杆为外螺纹,螺母为内螺纹,螺母上固定有滑块,滑块上面固定有墙板,墙板上加工有装配移动架的孔,且螺杆的两端穿过立板,且穿过立板一端的螺杆上装有从动轮Ⅱ,穿过立板的另一端的螺杆通过挡圈和螺钉固定,且立板是两块,立板的下端焊接在固定板上,且固定板由机架支撑,且螺杆由从动轮Ⅱ带动围绕自身的轴线旋转并带动移动架横向运动。所述移动架的右端依次高低固定有铜丝导入口Ⅰ、铜丝导入口Ⅱ,移动架的左端依次高低固定有铜丝导入口Ⅲ、铜丝导入口Ⅳ,所述铜丝导线通过铜丝导入口Ⅰ进入收卷转盘Ⅰ进行绕盘,铜丝从铜丝导入口Ⅱ进入收卷转盘Ⅱ进行绕盘,铜丝从铜丝导入口Ⅲ进入收卷转盘Ⅳ进行绕盘,铜丝从铜丝导入口Ⅳ进入收卷转盘Ⅲ进行绕盘。所述收卷转盘Ⅰ和收卷转盘Ⅳ是装配在转轴Ⅰ的两端,且从动轮Ⅰ装配在转轴Ⅰ靠近收卷转盘Ⅳ的一端,所述收卷转盘Ⅱ和收卷转盘Ⅲ是装配在转轴Ⅱ的两端,且驱动轮装配在转轴Ⅱ靠近收卷转盘Ⅲ的一端,且转轴Ⅰ和转轴Ⅱ的两端头通过轴套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方案结构紧凑,不占生产空间,同时能增多收线效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七星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七星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895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布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线束自动收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