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轿厢保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50262.7 | 申请日: | 2019-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0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柏文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文元 |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陈昊宇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保护 结构 | ||
一种电梯轿厢保护结构,包括侧板结构和顶板结构;各侧板结构均包含至少两侧部保护板,各侧部保护板在侧壁的宽度方向拼接组合;各侧部保护板上均连设有第一加强板;轿厢转角处的两侧板结构中,一侧板结构的侧边连设有第二加强板,该第二加强板沿侧板结构的宽度方向伸出,形成台阶状抵靠定位部;另一侧板结构抵靠于台阶状抵靠定位部中构成两侧板结构拼接组合;顶板结构的四边均向下翻折形成翻折边,各侧板结构的上端均通过连接板与各翻折边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侧部保护板的中部容易向外鼓起的问题,提升了与轿厢侧壁的贴合度,提高了保护结构的整体刚度。具有支撑强度高、加工方便、安装方便、便于仓储运输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成品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在电梯轿厢内,对轿厢的轿壁起到成品保护作用的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梯正以极快的速度在普及,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电梯按大类分,可分为手扶电梯和厢式电梯两类,其中厢式电梯被广泛用于高层住宅、商务楼、酒店和宾馆等场所。
如图1、2所示,传统的厢式电梯,其轿厢包括轿顶1、侧轿壁2以及轿底3,轿顶1上设有照明和通风设备,侧轿壁2中的前侧轿壁201设有电梯门4,其他侧轿壁2有时会按应用场所的需求做装饰处理。但当大楼内处于装修阶段时,电梯经常需要装运建筑材料或家具,难免会对轿厢的内表面带来损坏,而现有的针对电梯轿厢内部的成品保护措施是使用保护板对轿厢内部的各个面进行装设隔离,此措施虽然能有效保护轿厢,但却存在保护板与轿厢贴合度欠佳的问题。以侧壁板为例,由于侧壁板的长度对应轿厢的高度,因此其长度通常超过2m,这就导致侧壁板的中部容易向外鼓起,与轿厢侧壁的贴合度较差,并影响到了保护结构的整体刚度,因此降低了支撑强度。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保护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轿厢保护结构,包括侧板结构和顶板结构;
所述侧板结构至少有三个,各侧板结构至少与所述电梯轿厢的三侧壁一一对应并贴合设置;
其中,各所述侧板结构均包含至少两块侧部保护板,各所述侧部保护板的长度对应所述侧壁的高度,且在侧壁的宽度方向进行拼接组合;各侧部保护板上均沿其长度方向连设有至少一第一加强板;
轿厢转角处的两所述侧板结构中,其中一侧板结构的侧边连设有一第二加强板,该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平行设置,并沿侧板结构的宽度方向伸出,使侧板结构的侧边形成一台阶状抵靠定位部;转角处的另一侧板结构的侧边抵靠于该台阶状抵靠定位部中并与之定位,构成两所述侧板结构拼接组合定位;
所述顶板结构对应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包括至少一块顶部保护板;所述顶板结构呈矩形,其边缘向下连设有翻折边;
其中,各所述侧板结构的上端均通过一连接板与各所述翻折边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底板结构,该底板结构对应所述轿厢的底部设置,包括至少一块底部保护板;
各所述侧板结构的下端抵靠于所述底板结构的上表面,并且插接定位于一限位条与所述侧壁之间形成的一定位槽中,所述限位条固设于所述底板结构的上表面;
所述连接板及所述限位条将各所述侧板结构连接为一整体,并固定于所述轿厢内。
2.上述方案中,所述顶板结构由至少两块顶部保护板在水平方向拼接组合构成;所述底板结构由至少两块底部保护板在水平方向拼接组合构成,方便加工、运输、进入轿厢进行拆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文元,未经柏文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02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低频共振活水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