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雷达和车联网的双向双车道超车辅助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420511.8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7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谭晓军;罗永虎;周航;陈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04 | 分类号: | G08G1/04;G08G1/16;H04W4/40 |
| 代理公司: | 江门创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2 | 代理人: | 郭松敬 |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雷达 联网 双向 车道 超车 辅助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雷达和车联网的双向双车道超车辅助系统,包括人机交互单元、控制处理单元、信息收发单元和信息采集单元,由信息收发单元将请求超车车辆发送的超车请求信息、应答时限信息发送至控制处理单元,而控制处理单元在确定自车为被超车车辆后,根据所述自车与周围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超车条件一,若是,则控制人机交互单元向自车的驾驶员提示所述超车请求信息和应答时限信息,并根据人机交互单元输出的应答信息,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超车条件二,并将判断结果返回至请求超车的车辆,由请求超车的车辆的人机交互单元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向自车的驾驶员提示相应信息,从而防止超车过程中发生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雷达和车联网的双向双车道超车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公路系统中,每辆车的行驶速度不一,驾驶员心理状态也不同,这种差异使得快车的驾驶员不能按照自己期望的速度行驶。为克服前方慢车对其车速的影响,快车驾驶员可能伺机超越前方慢车以恢复或保持自己期望的运行速度,这就引发了超车。超车是提高行车效率常见的驾驶行为,但不当的超车行为不仅影响行驶效率,更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双向双车道超车便是其中一个典型问题。
双向双车道公路的独特之处体现在超车上必须借助对向车道完成,因此超越车与对向来车之间存在相互撞击的风险。占用对向车道完成超车这一行为要求超越车驾驶员能够准确判断道路状况和周围行车情况,如果判断失误可能引发交通事故酿成大祸,超越车驾驶员总是希望能够有效判断是否具备超车条件,因此需要一些辅助措施来帮助驾驶员进行判断。
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210096478.X,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换道超车辅助方法及系统,提出在不同车辆之间建立通信联系,通过信息交互为本车驾驶员及其它车辆驾驶员进行换道超车时提供信息支持。当驾驶员触发换道超车事件时,系统对事件进行识别并处理,通过收发模块将事件传送至特定车辆,接收到事件信息车辆将事件进行还原并显示为驾驶员可识别的提醒信息。该专利中,后车驾驶员需要有对数字的计算能力,根据地图上显示的车距速度数值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算出超车是否可行,可能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并且缺少科学的公式论证,很有可能会出现人为经验判断失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910059274.0,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多雷达的超车辅助预警系统及控制方法,提出通过安装于汽车车身前部、左后视镜上、左侧车身中间位置和左后灯位置处的四个雷达检查自车左前方和左后方是否有车辆,并通过LED警报灯预警是否能够超车。该专利只考虑了自车是否达到安全超车的条件,缺少对周围车辆的提醒,无法防止周围车辆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对自车安全超车形成的威胁,安全性不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雷达和车联网的双向双车道超车辅助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雷达和车联网的双向双车道辅助系统,包括信息收发单元、信息采集单元、控制处理单元、人机交互单元,所述信息收发单元、所述信息采集单元、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信息收发单元,用于接收请求超车车辆发送的超车请求信息、应答时限信息和车辆信息,并将所述超车请求信息、应答时限信息和车辆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输出的安全超车的判断结果、或危险超车的判断结果返回至所述请求超车车辆,并将所述安全超车的判断结果发送至对向车道上的对应车辆;
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将采集的自车与周围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上传至所述控制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0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