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ncRNA标志物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16157.1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8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刚;魏琳;高舒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A61K45/00;A61P35/00;A61P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ncrna 标志 癌症 诊断 治疗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lncRNA标志物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具体的涉及检测AL132857.1的试剂在制备诊断肺癌的产品中的应用;同时涉及AL132857.1的促进剂在制备治疗肺癌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涉及lncRNA标志物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主要包括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15%)和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约85%(Siegel RL,Miller K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8[J].CACancer J Clin.2018;68:7-30.)。由于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大部分NSCLC患者(包括肺腺癌、肺鳞癌和大细胞癌)发现时已属晚期,从而失去手术时机(Herbst RS,Morgensztern D,Boshoff C.The b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Nature.2018;553:446-454.)。肺鳞癌作为NSCLC常见的病理类型,与腺癌相比,其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明显滞后(Hirsch FR,Scagliotti GV,Mulshine JL,et.Lungcancer:current therapies and new targeted treatments[J].Lancet.2017;389:299-311.)。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仍是中晚期肺鳞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由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的药物耐受,其疗效并不理想。研究表明,约70%NSCLC患者对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具有原发性和(或)继发性耐受,仅30%患者获益(Socinski MA.Cytotoxic chemotherapy in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 review of standard treatment paradigms[J]Clin Cancer Res.2004;10:4210s-4214s.)。但由于缺少有效的预测方法,临床盲目化疗现象目前普遍存在,这就使得患者不仅受害于化疗的不良反应,而且还会延误治疗。因此,阐明肺鳞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寻找有效的标志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1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nt的RNA,多数位于细胞核。大部分1ncRNAs与mRNA一样可被任意剪接、多聚腺苷酸化修饰等,但缺乏明显的开放阅读框,无蛋白质编码功能。因此,过去一直认为它们只不过是转录的“噪音”,不具有任何生物学功能(Kaikkonen MU,Adelman K.Emerging Roles of Non-CodingRNA Transcription[J].Trends Biochem Sci.2018;43:654-667.)。然而新近的研究表明,1ncRNA可在多层面上调控基因表达,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增殖、分化等)(Morris KV,Mattick JS.The rise of regulatory RNA[J].Nat Rev Genet.2014;15:423-437.)。随着新的1ncRNAs不断被发现和对其功能的逐步认识,有关1ncRNAs在肿瘤发病及耐药中的作用机制已成为肿瘤领域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lncRNA标志物在肺癌诊断和治疗的靶基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基因的试剂,所述试剂可以检测AL132857.1的水平。
进一步,所述试剂包含针对AL132857.1基因的转录物的探针或引物。
进一步,所述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6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