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采茶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13003.7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5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勋;马天娇;贾平;韩广良;闫锋;匡海鹏;石宝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华实验室 |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采茶 机器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采茶机器人,包括行走装置、采摘执行装置和图像识别装置,所述的图像识别机构设置在采摘执行机构上;所述的采摘执行装置包括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机械臂;所述的升降机构固定在行走装置上,旋转机构固定在升降机构上,机械臂与旋转机构滑动连接。本发明实现采茶过程的对机械臂的精确调节,保证抓取机构对新芽的抓取方向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采茶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许多茶叶的产量都居于世界前列。茶芽采摘是茶叶生产中最耗时、最费力的环节。
由于茶芽采摘具有季节性较强、作业时间短、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特点,在采茶时令来临前招募采茶工会很困难,若长期雇用采茶工则会导致人工投入成本过高。目前,茶芽收获期间需要投入的劳动力约占整个生产过程的80-90%,人工成本投入高且效率低下。
此外,名优茶叶采摘对采法要求更高,名优茶均取自茶树的嫩芽,通常为单芽或者一芽一叶,采摘茶芽时需用捏住芽叶向上提拔的方法,不可以用指甲掐断的方式采摘茶芽,如果新芽在抓取机构内的方向倾斜,在抓取并提拔过程中新芽破坏率高,所以抓取机构的位置调节精确性非常重要,传统采茶机器人不满足精确性的要求,采摘出来的茶叶品相参差不齐,无法达到名优茶的标准。故高端茶叶的采摘严重依赖于手工。
以上因素给茶芽的收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亟需一种采茶设备用于保证名优茶叶品质,同时提高茶叶采摘效率,以代替人工和传统的机械设备进行采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采茶机器人,实现采茶过程的对机械臂的精确调节,保证夹爪对新芽的抓取方向准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智能采茶机器人,所述的采摘执行装置包括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机械臂;所述的升降机构固定在行走装置上,旋转机构固定在升降机构上,机械臂与旋转机构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采摘执行装置还包括滑轨,滑轨固定旋转机构上,机械臂固定在滑轨的滑动件上。
作为本发明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机械臂末端连接有抓取机构。所述的抓取机构位软体夹爪。
作为本发明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行走模块为AGV小车。
作为本发明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行走模块上安装有激光雷达。
作为本发明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升降机构为剪叉式升降平台,所述的剪叉式升降平台的下平台连接在行走装置上,其上平台与旋转机构连接。
作为本发明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机构为电动转台,所述的电动转台通过法兰于滑轨上的滑轨固定座连接,电动转台的底座与上平台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行走模块上安装有蓄电池和主控计算机。
作为本发明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升降机构的升降台电机、旋转机构的电动转台电机和滑轨的滑轨电机、机械臂的机械臂电机、图像识别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图像识别装置位深度相机。
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将采摘执行装置搭载在AGV上,通过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机械臂的连接配合实现采茶过程精确调节,尤其适用于名优茶叶采摘,保证抓取机构对新芽的抓取方向准确,进而保证茶叶的品质,适应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茶树,并且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智能采茶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华实验室,未经季华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3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