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内车外循环风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411430.1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8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青;焦卫珍;张仕伟;潘帮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曹政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内车外 循环 风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内车外循环风门,具有:框架,其横截面呈“V”型;框架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左进风口壳体的第一端与右进风口壳体的第一端的连接处;内凹部,设置在框架的底部,内凹部朝向“V”型框架的尖端凹陷;侧凹部,设置在框架的两端,侧凹部与内凹部连接,侧凹部朝向框架内部凹陷;内凹部、侧凹部和框架连接形成一个密封面;框架的两端设有转轴,转轴转动安装在左进风口壳体的第一端与右进风口壳体的第一端的连接处上;内凹部为弧面,侧凹部为弧面;减小风阻,在保证强度的同时,降低产品零件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内车外循环风门。
背景技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在汽车消费者对整车舒适型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轿车在行驶过程中,降低噪音是其中之一,为了降低空调的噪音,将风的阻力结构优化,降低风阻就是降低噪音的一种方式。如果将筋位加多,强度势必加强,但整个零部件的重量就无形中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小风阻,增加强度的车内车外循环风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内车外循环风门,具有:
框架,其横截面呈“V”型;框架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左进风口壳体的第一端与右进风口壳体的第一端的连接处;
内凹部,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底部,所述内凹部朝向所述“V”型框架的尖端凹陷;
侧凹部,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两端,所述侧凹部与所述内凹部连接,所述侧凹部朝向所述框架内部凹陷;所述内凹部、侧凹部和框架连接形成一个密封面;
所述框架的两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左进风口壳体的第一端与右进风口壳体的第一端的连接处上;
所述内凹部为弧面,所述侧凹部为弧面。
还具有鼓风机下壳体,所述鼓风机下壳体的上端与所述鼓风机上壳体的下端连接,所述鼓风机下壳体和鼓风机下壳体内设有鼓风机。
所述内凹部的两侧表面均为光滑表面;所述侧凹部的外表面为光滑表面。
所述侧凹部和内凹部的连接处光滑过渡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为了让进风能够顺畅地进入风道内,所以与风的方向有光滑的曲面,让风走的更顺畅;尽量少一些与风流向相垂直的结构,间接地减少阻力;风阻变小,进入风道的总风量损失比较小,这样让风最大量进入风道,这样让性能达到最佳值;在保证强度的同时,降低产品零件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车内车外循环风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车内车外循环风门的风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车内车外循环风门的风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车内车外循环风门的使用原理图;
图5为图1的车内车外循环风门的使用原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左进风口壳体,2、右进风口壳体,4、风门总成,41、框架,42、内凹部,43、侧凹部,44、转轴,5、鼓风机上壳体,6、鼓风机下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5,一种车内车外循环风门,具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14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霍普金森细长杆系修正设备及修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