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衣针织面料织布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01382.8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泰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15/00 | 分类号: | D04B15/00;D04B27/00;F21S8/08;F21V21/26;F21W131/4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衣 针织 面料 织布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衣针织面料织布机,包括织布机主体,织布机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伸缩装置,且伸缩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内部设置有地脚螺栓,织布机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台灯固定杆,台灯固定杆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的顶端设置有灯泡,且第二活动杆的外侧面设置有旋转螺栓。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台灯固定杆、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和灯泡,可以在光线较暗的时候提供光亮,便于观察织布的情况和有无断丝情况,设置的支撑底座和地脚螺栓,将织布机牢固的固定在地面上,减少织布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降低织布机内部元器件的损坏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衣针织面料织布机。
背景技术
织布机,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等,早期的织布机都是依靠人力带动的织布机。无梭织布机技术自19世纪起就着手研究,自50年代起逐步推向国际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新型的无梭织机陆续投入市场。
现有的针织类织布机发展参差不齐,对环境光的要求较高,在光线较暗的时候,就无法看清织布机上针织的情况,不能判断针织品是否合格或者是有没有断丝的情况,市面上的针织类织布机均是固定高度,无法根据工人适合的高度来进行调整,不能适合所有工人来进行操作,而且大部分织布机均为放置在地面上,没有进行固定,在织布过程中震动较大,容易损伤内部元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内衣针织面料织布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衣针织面料织布机,包括织布机主体,所述织布机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送纱机构,所述送纱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挡纱机构,所述挡纱机构下方设置有针座,所述针座下端设置有织针,所述织针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针,所述针座的下方设置有织布板,所述织布板的下方设置有织布导向机构,所述织布导向机构的下方设置有织布卷取机构,所述织布机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伸缩装置,且伸缩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内部设置有地脚螺栓,所述织布机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台灯固定杆,所述台灯固定杆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的顶端设置有灯泡,且第二活动杆的外侧面设置有旋转螺栓,所述织布机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插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两组,且支架关于送纱机构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伸缩装置与支撑底座均设置四组,且伸缩装置与支撑底座呈矩形阵列分布在织布机主体的底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地脚螺栓的数量为十六组,且地脚螺栓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于支撑底座的顶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织布板固定连接于织布机主体的内侧面,且织布导向机构与织布卷取机构均活动连接于织布机主体的内侧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挡纱机构固定连接于支架的内侧,且送纱机构与针座活动连接于支架的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伸缩装置固定连接于织布机主体的底端面,且支撑底座固定连接于伸缩装置的下端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台灯固定杆固定连接于织布机主体的上端面,且第一活动杆的两端通过旋转螺栓分别活动连接于台灯固定杆与第二活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泰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泰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13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