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用户空间的个性化教学互动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00247.1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8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孙鹤 |
| 主分类号: | G09B5/14 | 分类号: | G09B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用户 空间 个性化 教学 互动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实现在线教育课程教学互动的方法及装置,用于信息化课程互动平台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训前准备步骤;(2)训中互动步骤;(3)训后回顾步骤;所述训前准备步骤用于实现在线培训分组,基于所述分组,建立学习沟通群;所述训中互动步骤用于从信息化课程互动平台中获取所需的基本信息,基于所获取的信息,以设定的时间周期为单位,与学员进行教学互动;所述训后回顾步骤用于在整个培训的生命周期接近尾声时,对培训过程进行有效总结。通过上述步骤,实现大规模在线教学场景下各项教学工作的互动节奏的精确量化安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教育场景中用于助教与学生互动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可有效改善在线教育过程中学员学习真实效果与学习积极性。
背景技术
网络宽带、4G、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国家的政策带来了教育信息化的浪潮,网络公开课的大范围推广、mooc的发展,推进了在线教育的进程。但是在线教育与传统面授教育相比,备受质疑的一点在于,在线教育场景下,由于没有教师角色以面对面方式言传身教的约束学生的学习过程,学员的真实学习效果很难得到保证。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互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在线教育课程教学互动的方法和装置,用于信息化课程互动平台中,可实现个性化教学互动。所述装置包括(1)训前准备单元;(2)训中互动单元;(3)训后回顾单元;通过所述在线教育课程教学互动装置,实现大规模在线教学场景下各项教学工作的互动节奏的精确量化安排;
所述训前准备单元用于实现在线培训分组,基于所述分组,建立学习沟通群,对在线培训课程以设定的时间周期为单位做学习周期的逻辑切分;
所述训中互动单元用于从信息化课程互动平台中获取所需的基本信息,基于所获取的信息,以设定的时间周期为单位,与学员进行教学互动;
所述训后回顾单元用于在整个培训的生命周期接近尾声时,对培训过程进行有效总结;
其中,所述训中互动单元具体用于:以星期为单位,与学员进行教学互动,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星期六:
上午某一特定时间点,在学习沟通群中发布关于本周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要求的通知公告,并通过短信群发,发送给每一个群内学员,并要求群内回复;公告内容包括学习平台地址或者app名称,账号密码获取方式,本周学习内容范围,助教电话联系方式;
下午某一特定时间点,对群内没有回复的学员,单独群内@通知,并短信逐一再次通知,通知的同时,强调群内所有人是一个大集体;
晚上某一特定时间点,对于在线课程学习中,学员提出的学习疑问,在学习平台中逐一进行解答;对于学员公开的课程笔记,挑选态度认真、内容充实的一定数量的笔记,进行推优;对于学员在讨论区进行的交流与互动,删除不当言论,对于有价值的讨论帖子进行加精置顶;
步骤2-2),星期日:
上午某一特定时间点,根据课程讲师安排,布置本周课程作业,并在学习沟通群内公告作业内容、作业在学习系统中的完成方式、截至时间,同时也通过短信群发的方式,发送给每一个群内学员,并要求群内回复;
下午某一特定时间点,对群内没有针对作业公告做回复的学员,单独群内@通知,并短信逐一再次通知,通知的同时,强调群内所有人是一个大集体,大家需要积极配合教务工作;
晚上某一特定时间点,对于在线课程学习中,学员提出的学习疑问,在学习平台中逐一进行解答;对于学员公开的课程笔记,挑选态度认真、内容充实的特定数量以内的笔记,进行推优;对于学员在讨论区进行的交流与互动,删除不当言论,对于有价值的讨论帖子进行加精置顶;
步骤2-3),星期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孙鹤,未经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孙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0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