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疫增强型四价流感疫苗可溶性微针贴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6064.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7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庶民;周荔葆;马凤森;吴铮;修雪亮;廖辉;刘苗苗;徐国标;王一平;杨文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145 | 分类号: | A61K39/145;A61K39/39;A61K9/00;A61P31/1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沈锡明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疫 增强 型四价 流感疫苗 可溶性 微针贴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疫增强型四价流感疫苗可溶性微针贴片,包括针体和背衬,针体由四价流感疫苗、佐剂和基质材料组成,其中佐剂为GLP和CpG‑ODN的混合,流感疫苗与疫苗佐剂的含量比为(1:2)~(1:3)。本发明通过选择特定的佐剂(GLP与CpG‑OND的组合),选择特定的四价流感疫苗与佐剂的含量比,以及适当的载药量,使制得的四价流感疫苗可溶性微针能够显著增强免疫原性,且机械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四价流感疫苗的给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疫增强型的四价流感疫苗可溶性微针贴片。
背景技术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该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流行性感冒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因此,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常用的流感疫苗为单价或三价流感疫苗,涉及到四价流感疫苗较少,四价流感疫苗是三价流感疫苗的升级版,不仅含有A型的H1N1和H3N2亚型和B型Victoria株三种抗原组分,还含有B型Yamagata抗原组分,通用性更强些。
流感疫苗常用的接种方式为注射,但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来操作,且会引起疼痛、出血,容易造成依从性差等特点,因此亟待一种新型的疫苗给药途径。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许多不同的免疫细胞,使得皮肤成为非常有效的疫苗接种场所。但,皮肤角质层的存在,使得蛋白质类大分子的递送成为难题。
微针作为1976年提出的新剂型,可以成功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可以在皮肤最外层屏障层的角质层上建立微米级通路的微结构,并且可以将抗原递送到富含抗原呈递细胞(APC)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又不会刺破真皮层中的血管和神经,不会造成出血和疼痛。其中以可溶性微针的发展最有前景,刺入皮肤后可自行溶解,不会产生生物危害性的尖锐废物。同时又避免了固体实心微针针头断裂以及涂层微针载药量小等问题,微针的出现使得蛋白质类大分子疫苗的经皮递送成为了可能。
为了增强免疫反应并减少抗原剂量,通常将佐剂被添加到疫苗制剂中。佐剂增强免疫应答的机制是通过改变抗原的物理形状,延长抗原在机体内保留时间;刺激单核吞噬细胞对抗原的递呈能力;刺激淋巴细胞分化,增加扩大免疫应答能力。文献《不同佐剂和免疫途径对柔嫩艾美耳球虫SO7抗原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许金俊,陶建平,彭金彪等,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7(09):697-742.)和《三七皂苷R1对铝佐剂甲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陶里,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8(03):34-37.)中提到不同的佐剂或佐剂之间的复合使用对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疫苗,需要筛选合适的佐剂使它能够达到相应的免疫效果。
经检索,目前虽有研究者将流感疫苗和微针结合来实现流感疫苗的有效接种,但还未有研究者制备可以有效增强四价流感疫苗免疫原性的可溶性微针。
类似的文献报道有,如Littauer等人将单价H1N1、H3N2疫苗和佐剂GM-CSF载入到可溶性微针中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Littauer E Q,Mills L K,Brock N,et al.Stableincorporation of GM-CSF into dissolvable microneedle patch improves skinvaccination against influenza[J].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2018:1-16.),但四价流感疫苗不同于单价流感疫苗,疫苗中增加了两种不同B型的流感菌株成分,其理化性质有所差别,因此,适用于单价流感疫苗的佐剂,能否显著提高四价流感疫苗的效价,是不确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6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