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黄元米果中污染物铝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5553.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4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曹耀;胡立文;邓丹雯;黄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29/0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涂志刚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黄元米果中 污染物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黄元米果中污染物铝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4g碳酸钠、2g碳酸钾、3g明矾与0.5 Kg水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进行搅拌,冷却至室温,将溶液在真空度≥0.098Mpa进行抽滤处理;在抽滤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黄元米果辅料槐米2g,搅拌混合均匀后倒入到1Kg煮熟的大米中。本发明降低黄元米果中铝含量的处理方法简单,成本低;加工过程温度低,处理时间短,处理过程中黄元米果的营养损失率少,且对感官品质影响极微;加工工艺简单,有较好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黄元米果中铝含量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黄元米果是江西赣南客家地区的传统美食,属客家特色糕点食品,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客家传统食品。
传统黄元米果的生产原料是大米、水、槐米和黄元柴灰。其中黄元柴灰是由山茶科植物杨桐的枝和叶燃烧得到的灰烬,山茶科植物有富集铝的特点,因此黄元柴灰中的铝含量比较高,达到柴灰质量的5%-8.3%,铝含量过高易引起骨质疏松和老年痴呆症;此外柴灰中的重金属残留量也比较高,铅为23.55-37.45 mg/Kg,铬为5.97-10.2 mg/Kg,镉为0.61-2.82 mg/Kg。柴灰煮成黄元柴灰碱水后呈碱性,大部分铝和部分重金属由碱水带入黄元米果成品。因此在传统的黄元米果生产工艺中成品的铝含量比较高,通常超过国标中对油条等面制品限定的铝残留量不得超过100 mg/Kg,且传统工艺中黄元柴灰是必不可少的原料,柴灰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最终黄元米果产品的铝和重金属残留量无法被有效控制在安全的限定值内。
本发明利用黄元米果生产中黄元柴灰碱水中四羟基合铝酸根与槐米中芦丁络合的呈色机理,用食用碱和明矾代替黄元米果生产原料黄元柴灰,有效地控制了产品黄元米果中铝的含量,同时避免了传统工艺中铅等重金属带入黄元米果成品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发明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黄元米果产品中铝含量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降低黄元米果产品中铝含量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4g碳酸钠、2g碳酸钾、3g明矾与0.5 Kg水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2)将混合溶液进行搅拌,冷却至室温,将溶液在真空度≥0.098Mpa进行抽滤处理;
(3)在抽滤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黄元米果辅料槐米2g,搅拌混合均匀后倒入到1Kg煮熟的大米中;
在所述步骤(1)中,搅拌时间为1-3分钟。
在所述步骤(2)中,抽滤处理需至碱水澄清透明。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黄元米果呈色机理,碱性条件下四羟基合铝酸根与辅料槐米中的芦丁结合,将碳酸钠、碳酸钾、明矾添加到水中未引入其它杂质,从而可以控制因黄元柴灰带入高含量的铝,进而降低黄元米果的铝含量,同时避免了传统工艺中铅等重金属带入黄元米果成品的问题。成品黄元米果中铝的含量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定量测定。
本发明降低黄元米果铝含量的工艺简单,利用现有的工艺设备将碳酸钠、碳酸钾、明矾添加到水中。成本低,处理时间短,处理过程黄元米果营养损失率少,且对黄元米果感官品质影响极微。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降低黄元米果产品中铝含量的处理方法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5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对甲型肝炎病毒的单域抗体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具有油液降温功能的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