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DC失调电压和电荷注入消除技术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91768.5 | 申请日: | 201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1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马松;陆宇;蒋乐乐;沈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海安芯润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3M1/06 | 分类号: | H03M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6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adc 失调 电压 电荷 注入 消除 技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全差分多阶增益ADC失调电压和电荷注入消除技术,以提高增益ADC的分辨精度和减小量化误差。其中所述失调电压和电荷注入消除电路,包括多阶增量ADC开关电容积分电路,此外还包括用于控制积分时序的两相不交叠时钟电路,其输出时钟给开关电容积分电路,控制积分模块的时序;此外还包括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整体电路的工作时序以及产生消除失调电压和电荷注入的特定时序;此外还包括低输入失调的全差分量化器,用于量化积分电压,并控制积分输入电压的选择;此外还包括数字滤波器,对量化器输出进行量化,产生对应的二进制输出;此外还包括模拟地产生电路,用来给全差分运放提供输出共模电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全差分高精度增量ADC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多传感器综合以及传感信号智能处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迫切需要在传感器的模拟信号和微处理器数字接口之间实现一种高精度的数模转换电路。
一般来说,传感器信号的带宽不是很大(如压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磁力传感器等),且信号灵敏度小,因此一般采用增量ADC来对传感器信号进行量化。为了达到设计所需要的精度,增量ADC需要克服电源和时钟电路的干扰,同时还需要抑制运算放大器输入失调电压以及电荷注入效应的影响,否则很难达到预定的分辨率。
虽然已经存在一些技术可以达到消除输入失调电压和电荷注入效应影响,如预采样、输入信号翻转等,但是其控制时序相当复杂。而常规的斩波调制运放技术虽然可以消除运放输入失调和电荷注入效应,但是在增量ADC,尤其是对与两阶以及两阶以上的增量ADC,却不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原因是由于高阶增量ADC的数字滤波器对量化输出的权重是不一样的,造成斩波调制的失调电压和电荷注入效应达不到预计的性能。本发明利用适当的时序设计,将整个积分周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均为正常的积分时序,积分时钟均一样。但是在第二部分消耗一个额外的积分周期,利用一个控制信号来完成运放差分输入和输出端口翻转的功能,使得输入失调和电荷注入造成的误差电压也翻转,这样可以很好的消除输入失调电压和电荷注入的影响,还大大的简化的控制时序和电路规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新型全差分多阶增量ADC失调电压和注入消除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全差分多阶增量ADC失调电压和注入消除技术,包括全差分多阶增量ADC积分电路,还包括两相非交叠时钟产生电路、逻辑控制模块、全差分低失调量化以及数字滤波器。逻辑控制模块积分周期划成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对输入信号进行正常积分,在第二部分生成控制信号,翻转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而后在第三部分接着对输入信号按常规时序进行积分,从而有效的抑制了消除失调电压和电荷注入的影响。
可选的,如图1所示,采样电容右侧的开关①、②、⑤、⑥比其左侧的开关提前导通或者关闭,从而减小电荷注入效用受输入信号点位的影响,使得电荷注入产生的误差电压在整个积分周期来讲可以认定为基本不变的;同样,由于传感信号转换时间一般比较短,一般在ms量级,因此运放输入失调电压可以认为在整个积分周期基本不变,这两个条件是本发明的新型失调电压和电荷注入消除技术的必要基础。
可选的,增量ADC积分电路采用全差分设计,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电源和时钟跳变对输入信号的干扰,同时还可以增加输入信号的共模抑制比。
可选的,两相非交叠时钟电路产生两相非交叠时钟,同时接受时序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调整时钟信号输出。
可选的,数字滤波部分在时序控制模块和时钟电路的控制下对m个量化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产生对应的二进制输出。
可选的,全差分、低失调量化器可以减少电源和时钟跳变对输入信号的干扰,同时具有低失调的特性,能够减少ADC的量化误差。
可选的,增量ADC的阶数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和量化时间要求来进行优化,理论上任意阶数都是可以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海安芯润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未经海安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海安芯润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17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