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用型钢企口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81635.X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5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吴智伟;李国桢;张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E04B1/41;E04C5/03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混凝土 型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用型钢企口,包括钢管(1)、拉筋(2)和锚筋(3),所述钢管(1)两端内设有加劲钢板(12),所述加劲钢板(12)焊接在所述钢管(1)的管壁上,所述拉筋(2)包括通过弯弧段(21)连接的竖向段(22)和水平段(23),所述竖向段(22)焊接在所述钢管(1)两侧,所述锚筋(3)水平焊接在钢管(1)远离所述拉筋(2)的一端的两侧下部靠近底面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减轻主梁和次梁承重、减轻钢管自身重量、提高施工效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用型钢企口。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叠合楼盖中,主梁与次梁会采用铰接连接。铰接连接形式主要包括两种:其一为主次梁设置键槽,通过后浇混凝土与次梁连接;其二为主梁设置挑耳,次梁设置混凝土企口搁置连接。
第一种做法因为要后浇混凝土,施工难度大,而且不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单快捷的特点;第二种做法由于主梁要设置挑耳作为次梁企口的搁置支座,增大了主梁重量,不易于吊装施工。
申请号为201911332340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用型钢混凝土企口,将混凝土提前浇筑至钢管中,取消了往次梁与键槽处浇混凝土的施工环节,提高了施工效率,但混凝土的使用导致主梁和次梁存在承重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难度大、不易于吊装施工、主梁和次梁承重负担较大等缺陷而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用型钢企口。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用型钢企口,包括钢管、拉筋和锚筋,所述钢管两端内设有加劲钢板,所述加劲钢板焊接在所述钢管的管壁上,所述拉筋包括通过弯弧段连接的竖向段和水平段,所述竖向段焊接在所述钢管两侧,所述锚筋水平焊接在钢管远离所述拉筋的一端的两侧下部靠近底面的位置。
所述钢管被预制混凝土梁端面分为悬臂段和埋入段。
所述加劲钢板在悬臂段的焊接位置为悬臂段的两个三等分点,所述埋入段中加劲钢板的焊接位置关于所述钢管的中轴线与悬臂段的焊接位置轴对称。
所述加劲钢板的厚度为10~20毫米。
优选的,所述钢管为冷弯矩形钢管。
所述冷弯矩形钢管的高度为100~200毫米,壁厚为4~16毫米。
优选的,所述拉筋和锚筋均为热轧带肋钢筋。
所述拉筋和锚筋的直径均为10~36毫米。
优选的,所述弯弧段的弯弧角度为90°,所述竖向段和水平段的直径长度相同,所述弯弧段的内径长度小于10倍的所述竖向段和水平段的直径长度。
优选的,所述锚筋包括U形锚筋、直锚筋、弯钩锚筋或锚固板锚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冷弯矩形钢管中增设加劲钢板,在防止钢管失稳的同时提高钢管刚度,同时减轻了冷弯矩形钢管的重量,提高了冷弯矩形钢管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本发明取消了往次梁与键槽处浇混凝土的施工环节,提高了施工效率。
3.本发明通过在冷弯矩形钢管的两侧设置拉筋,使次梁可以搁置在主梁上,实现主次梁的铰接连接,拉筋的设计代替了主梁挑耳,减轻了主梁和次梁承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U形锚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16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