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出行业用基于声纹特征识别的语音报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75734.7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5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洋 |
| 主分类号: | G10L17/00 | 分类号: | G10L17/00;G10L17/24;G08B21/02;G08B25/01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贾波 |
| 地址: | 63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业 基于 声纹 特征 识别 语音 报警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行业用基于声纹特征识别的语音报警系统,由语音报警系统生成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指定行驶路线,以网约车不得偏离指定路线为原则;语音报警系统采集每位用户两组初始安全验证语音并保存声纹特征,一组表示报警,一组表示平安并允许执行所需功能,功能请求通过后由语音报警系统指定新行驶路线;当语音报警系统监测到车辆不符合行驶原则,即在对应用户端发起安全确认,在声纹特征匹配前提下,正确回答表示平安的语音内容,允许执行所需功能,正确回答表示报警的语音内容立即报警,声纹特征不匹配或不回复或连续回答错误初始验证语音内容则报警,从而准确及时找到犯罪车辆的同时,避免了天量司机因眼神离开路面输密码引发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出行安全行业等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出行业用基于声纹特征识别的语音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在车内安装视频监控设备,来达到震慑网约车、顺风车、出租车内恶性犯罪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1、因为各类车辆数量庞大,无法做到每一台车在行程中产生的实时视频,都有人实时跟进排查,更多时候,录下的视频音像资料只能在恶性犯罪发生一段时间,且被发现后作为证据用,在及时发现犯罪问题上有明显的滞后性,从而不能及时营救受害者,并且设备和人工成本高昂,在顺风车一类非营运性质车辆上强制安装,会因为涉及隐私被车主抵制而无法顺利推进,留下安全漏洞。
2、通过对网约车行驶路线进行限制性设定,定死路线,会有大量车辆因为走错或遇修路、拥堵等特殊情况不得不偏离路线,当下各地的拥堵现象普遍,遇路口间距长的、立交桥、隧道出入口、高速路口走错,要回到原指定路线会很不方便,且短时间内难以回到原指定路线,设置允许合理的偏离时间稍长,又让罪犯有了作案时间,且平台端无法从众多被迫表现为异常状态的网约车中,及时准确有效的挑选出真正的涉案车辆,还产生大量客服方面的成本。
3、通过给网约车行驶路线设定安全围栏区,来解决限制性设定行驶路线不够灵活方便的问题,又产生安全围栏范围和距离如何设定的新难点,范围太大、距离太远,就不能有效阻断犯罪环境的产生,犯罪份子依然有机可趁,范围太窄、距离太近,又会和限制性定死行驶路线一样,产生各种不便和大量人工成本。
4、通过客户端一键报警功能实现报警的前提是,通讯设备还在受害人手上,像已发生的网约车恶性犯罪案件一样,精心准备的犯罪份子突然发难,先挟持受害人抢走手机再作案,根本来不及报警,平台端无法及时发现和营救,也存在重大安全漏洞。
5、行程分享功能对类似已发生过的恶性犯罪的发现,也有延后性,多在案发后一段时间,受害人久未到达目的地才能发现。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用密码对行程中车辆进行安全确认,又存在输入不便的新问题,尤其是司机,在行车过程中输入密码会导致司机眼神离开路面,易引发车祸事故,我国网约车、顺风车、出租车数量众多,每天在输密码次数的总量上就会很大,相应引发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了,实际操作时也不便利,同时也存在司机在输入密码时,不方便用手遮盖,容易被看清密码内容保护不到司机安全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行业用基于声纹特征识别的语音报警系统,抓住每个人的声音都有唯一声纹的特征,通过一种先验证声纹特征是否匹配再提取对比声音内容,以保证任何用户即使被胁迫情况也能发出自己意志,他人发声无效时,用户用声音回答语音报警系统的安全确认,即可完成由语音报警系统自动完成对大量普通偏离路线车辆的过滤,从而更在众多异常车辆中准确及时的找出真正涉案车辆,大幅降低平台端安全服务方面成本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乘车开车安全性方便性,避免了司机输入密码接受安全验证时,因眼神离开路面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洋,未经周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57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