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稳定性好的氨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74828.2 | 申请日: | 2019-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都平;马永辉;圣军;鲁德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宁东泰和新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6/94 | 分类号: | D01F6/94;D01F1/10;C08G18/10;C08G18/48;C08G18/66;C08G18/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750409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 稳定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稳定性好的氨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氨纶材料领域,所述耐热稳定性好的氨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四亚甲基醚二醇50‑75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2‑18份、扩链剂1.5‑3份、稳定剂0.3‑1份、终止剂0.2‑1份、季铵盐0.1‑0.3份、改性添加剂2‑6份。本发明所述耐热稳定性好的氨纶具有高耐热性,且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氨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稳定性好的氨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氨纶一般由多根长丝组成,一般为10D/根,现时已有15D/根,甚至20D/根,理论根数愈少,条干均匀度愈好,因重叠形态之机会率愈少,干法纺丝之生产溶液DMAC对人体之肝脏有害,一般10D/根内含控制0.5mg/kg,如15D/根则含0.7mg/kg,超过标准。生产氨纶纤维时,对于断裂强度、断裂伸度、成型度、油附着量、弹性回复率等,都要特别注意,此等问题直接影响编织,尤以针织生产单面布更加要留意。目前现有技术公开的氨纶纤维主要有光导、阻燃、防紫外线等作用,但是耐热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热稳定性好的氨纶及其制备方法,其耐热性与常规氨纶相比明显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热稳定性好的氨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四亚甲基醚二醇50-75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2-18份、扩链剂1.5-3份、稳定剂0.3-1份、终止剂0.2-1份、酒石酸锑钾0.5-2份、季铵盐0.1-0.3份、改性添加剂2-6份;
所述改性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消光剂1-3份、润滑剂0.5-1份、抗氧剂0.1-0.8份、抗紫外线剂1-3份。
优选地,所述扩链剂包括乙二胺、丁二胺,所述乙二胺和丁二胺的摩尔比为3:1-8:1。
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乙烯基吡络烷酮。
优选地,所述终止剂为二乙胺。
优选地,所述季铵盐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一种耐热稳定性好的氨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预聚反应:将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在68-72℃反应120min,然后用N,N-二甲基乙酰胺作为溶剂,将预聚物充分溶解,冷却之后得到预聚物溶液;
(2)聚合反应:将预聚物溶液移送至聚合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在低温下控制添加扩链剂、终止剂进行链增长、链终止,得到聚合物溶液;
(3)辅料添加:酒石酸锑钾和季铵盐在聚合反应器连续生成的聚合物溶液不断移入搅拌罐,同时向搅拌罐内加入季铵盐、改性添加剂,得到氨纶纺丝原液;
(4)纺丝:将步骤(3)制得的氨纶纺丝原液采用干法纺丝的方法制成氨纶纤维。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在聚合反应器外盘设冷却管,用于控制聚合反应器内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将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在70℃温度条件下反应120min,然后用N,N-二甲基乙酰胺作为溶剂,将预聚物充分溶解,冷却之后得到预聚物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传统的氨纶材料相比,本发明的原料中还添加有改性添加剂,而改性添加剂中含有抗氧剂和抗紫外线剂,一方面抗氧剂可延缓或抑制聚合物氧化过程的进行,阻止聚合物的老化,另一方面抗氧剂可以防止其他原料聚合物再加工过程中的热氧化降解,并使得所制得的氨纶材料在较高温度下不挥发、不分解,大大提高了传统氨纶材料的耐热稳定性;与此同时,抗紫外线剂可以抑制和延缓紫外线对聚合物造成光老化,提高了本发明中氨纶材料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宁东泰和新材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宁东泰和新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4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