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灾报警控制盘的自动编址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55818.4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7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岭;雷静;胡启维;黄松涛;胡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赛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6F12/02;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灾 报警 控制 自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灾报警控制盘的自动编址方法,其以显示单元设定的固定地址为基础,由若干依次串联的火灾报警控制盘自行完成自身编址,即:第一个火灾报警控制盘以显示单元的固定地址作为自身地址,同时以该地址为基础计算出下一个地址并进行保存,然后第二个火灾报警控制盘以第一个火灾报警控制盘计算出的地址作为自身地址,同时以该地址为基础计算出下一个地址并进行保存,依此类推,直至所有火灾报警控制盘获得唯一的地址。本发明有效实现了火灾报警控制盘的自动编址,该种编址方式,无需手动拨码和调试,人力调试成本低廉、编址效率高,且对调试人员专业性要求不高,同时还能避免因地址重复和拨码错误导致系统出现局部紊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火灾报警控制盘的自动编址方法。
背景技术
火灾报警控制盘是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大体上分为多线盘、总线盘两种。多线盘主要用于控制消防系统中的消防泵、喷淋泵及排烟风机等直接启动设备的继电器,并接收控制设备的反馈信号;总线盘主要用于控制系统中的总线部件(如声光警报器、输入输出模块等),从而控制外接设备的启停。
由于系统中的外接设备类型和数量较为繁多,因而必须对这些外接设备进行分区域管理,以便后续能快速找到这些外接设备的位置。而在对外接设备进行分区域管理之前,需要先对这些外接设备的火灾报警控制盘进行编址,编址的好处在于,通过控制盘的地址就能快速找到对应的外接设备。
目前,对于火灾报警控制盘的编址,基本采用的是拨码开关手动二进制拨码的方式实现,这样的编址方式不仅容易出现拨码错误,而且手动拨码的方式在调试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增加了人力调试的成本,外接设备越多,成本就越高。并且手动拨码编址对调试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不低,若调试人员不熟悉二进制编码方式,则很难完成对火灾报警控制盘、尤其是总线盘的编址,这无疑给调试增加了难度。
综上,设计一种新的火灾报警控制盘编址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本领域亟需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灾报警控制盘的自动编址方法,可以实现自动编址,从而大幅缩短火灾报警控制盘的编址时间,提高编址效率,并避免出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火灾报警控制盘的自动编址方法,其以显示单元设定的固定地址为基础,由若干依次串联的火灾报警控制盘自行完成自身编址,即:第一个火灾报警控制盘以显示单元的固定地址作为自身地址,同时以该地址为基础计算出下一个地址并进行保存,然后第二个火灾报警控制盘以第一个火灾控制盘计算出的地址作为自身地址,同时以该地址为基础计算出下一个地址并进行保存,依此类推,直至所有火灾报警控制盘获得唯一的地址。
具体地,火灾报警控制盘读取到显示单元或前一个火灾控制盘的地址后,由自身的MCU以该地址为基础,计算出下一个地址并进行保存和映射。
此外,本发明中,若某个火灾报警控制盘读取到无效地址,则该火灾报警控制盘不计算下一个地址。
另外,作为优选方案,所有火灾报警控制盘或同区域的火灾报警控制盘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获得下一个地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显示单元设定的固定地址作为基础,每个串联的火灾报警控制盘只能获取上一个单元的地址,进而在此基础上完成自身编址,并给出下一个火灾报警控制盘的地址。这种逐级自动编址的方式,既不需要手动拨码和调试,节约人力调试成本;又能使所有的火灾报警控制盘快速获得唯一的地址,其不仅编址效率非常高,而且还能避免出现地址重复和拨码错误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赛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赛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5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