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皮胶原聚集体的仿生多功能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54981.9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1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川;岳欧阳;刘新华;侯梦迪;郑漫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C08L89/00;C08L79/02;C08K9/02;C08K3/04;C08J5/18;C08J7/04;C08J7/06;C08J7/044;A61B5/00;A61B5/11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刘华 |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胶原 聚集体 仿生 多功能 柔性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皮胶原聚集体的仿生多功能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质量比为(0.1~1) : (0.1~100) : (0.1~100)的多壁碳纳米管、浓硫酸、浓硝酸置于反应器中,超声分散20~90 min,接着在35~80℃恒温搅拌回流2~20 h;冷却至常温,300~1000 mL去离子水稀释,在转速5000~20000×g下多次离心至上层清液至中性;过滤后冷冻干燥10~20 h收集下层沉淀,得到酸化碳纳米管;
2)将0.2~1.5 g的酸化碳纳米管置于50~200 mL去离子水中,加入酸化碳纳米管0.5~2倍质量的苯胺及苯胺单体1~5倍物质的量的磺基水杨酸,超声分散20~90 min,转移至反应器,常温快速搅拌;将苯胺单体0.5~2倍物质的量的过硫酸铵氧化剂融入20~100 mL去离子水中,逐滴加入反应体系,在0~10℃条件下搅拌反应5~20 h;分别用无水乙醇、蒸馏水过滤洗涤,冷冻干燥10~20 h,收集样品,得到聚苯胺-酸化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基质材料;
3)向天然皮胶原聚集体溶液加入聚苯胺-酸化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基质材料以及甘油,混合均匀后干燥,得到湿度敏感层:取0.1~30 g的天然皮胶原聚集体,30~70℃条件下缓慢搅拌5~60 min,使之分散于10~100 mL去离子水中,转移至反应器;取天然皮胶原聚集体0.03~1倍质量的聚苯胺-酸化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基质材料,超声20~90 min分散于30~150mL去离子水中,逐滴加入天然皮胶原聚集体溶液中,加入甘油0.01~10 g,常温搅拌2~10 h;收集混合液,在模具中常温干燥,得到湿度敏感层,厚度为0.1~1mm;
在湿度敏感层表面喷射导电石墨得到交叉电极层:以1cm×2cm的湿度敏感层为基底,使用喷枪将导电石墨喷涂在基底上,以形成交叉电极层;相邻电极之间的间隔为1~5 mm,叉指电极的宽度为1~2 mm;
4)向天然皮胶原聚集体溶液加入聚苯胺-酸化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基质材料,得到力学敏感材料的前驱体溶液:取0.1~30 g的天然皮胶原聚集体,30~70℃条件下缓慢搅拌5~60min,使之分散于10~100 mL去离子水中,转移至反应器;取天然皮胶原聚集体0.03~1倍质量的聚苯胺-酸化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基质材料,超声20~90 min分散于30~150 mL去离子水中,逐滴加入天然皮胶原聚集体溶液中,加入0.01~10 g疏水交联剂KH570,常温搅拌2~10 h;收集样品;
力学敏感材料的前驱体溶液施工于交叉电极层表面,冷冻干燥,压制成型,得到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力学敏感层:将0.1~5 g制备好的混合物均匀旋涂在交叉电极层上,冷冻干燥,并在1~10 MPa压缩下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49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次聚光太阳能光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拨码锁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