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聚光太阳能光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54980.4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0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胡燕;王海庆;曹思远;康海涛;吴中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S40/42 | 分类号: | H02S40/42;H02S40/22;B08B1/00;F26B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叶玉凤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聚光 太阳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聚光太阳能光伏装置,包括防护壳、菲涅尔透镜、聚光太阳能电池、散热片、导热胶和基板,所述菲涅尔透镜设置于防护壳内腔顶部一侧,所述聚光太阳能电池设置于防护壳内腔底部一侧,所述聚光太阳能电池底部表面安装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底部表面通过导热胶粘接在基板顶部表面,本发明通过时控开关,可控制直线滑台运行,从而能够使得清扫机构对菲涅尔透镜自动定时往复清理,同时水泵,可将冷水输送至盘管中,从而能够降低了防护壳内部热量,并且多组散热翅片又能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次聚光太阳能光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透射式高倍聚光太阳能模组聚光方式有“一次聚光”和“二次聚光”两种。一次聚光方式即光线经过菲涅尔透镜聚光后就直接汇聚到接收器芯片上,在太阳光垂直入射时,光线经过菲涅尔透镜进行一次聚光,虽然选择合适的焦距和位置就可以用接收器芯片接收光线汇聚后的光斑,但当光线非垂直入射时,光线通过菲涅尔透镜产生的实际光斑位置会与预期的光斑位置产生一定距离的偏移,汇聚后的光线不仅不能准确地照射到接收器的芯片上使光能转换为电能,而且有可能照射到接收器上的其他元件而致其高温烧坏。
二次聚光方式除了菲涅尔透镜的聚光外,还会利用到二次聚光元件,即把经过菲涅尔透镜汇聚过的光线通过一个二次聚光元件再次汇聚后照射到接收器芯片上。
但是,现有的用于二次聚光太阳能光伏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菲涅尔透镜在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定期清理菲涅尔透镜表面的灰尘,既加大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又加大了企业的经济开支。
2、现有的二次聚光太阳能光伏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聚光太阳能电池在聚光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的排出,进而能够加速聚光太阳能电池的损坏,降低了聚光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聚光太阳能光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菲涅尔透镜在使用时需要工作人员定期清理菲涅尔透镜表面的灰尘,既加大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又加大了企业的经济开支,并且现有的二次聚光太阳能光伏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聚光太阳能电池在聚光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的排出,进而能够加速聚光太阳能电池的损坏,降低了聚光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聚光太阳能光伏装置,包括防护壳、菲涅尔透镜、聚光太阳能电池、散热片、导热胶和基板,所述菲涅尔透镜设置于防护壳内腔顶部一侧,所述聚光太阳能电池设置于防护壳内腔底部一侧,所述聚光太阳能电池底部表面安装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底部表面通过导热胶粘接在基板顶部表面。
优选的,所述菲涅尔透镜底部两侧均安装有卡座,所述卡座通过挡块与防护壳内侧壁表面相连,所述菲涅尔透镜外壁四周安装有密封圈,从而能够使得挡块和卡座为菲涅尔透镜提供平稳的支撑,同时菲涅尔透镜外壁四周安装有密封圈,既能减低菲涅尔透镜外壁四周的磨损,又能防止外界灰尘进入至防护壳内部,提高了防护壳内部的卫生安全。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顶部表面直线滑台,所述直线滑台上滑块底部表面安装有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由套管、立柱、螺杆、固定架和刮板组成。
优选的,所述套管底部表面插接有立柱,所述套管外侧壁表面转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一端与立柱相连,所述立柱底端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部两侧均安装有刮板,从而能够使得通过转动螺杆进而能够调节立柱的位置,以便于能够灵活的调节立柱底端固定架上两侧刮板的位置,通过直线滑台上滑块的往复运动,从而能够同步带动刮板的运行,以便于能够对菲涅尔透镜表面进行清理,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又减少了企业的经济开支。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内腔底部表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从而能够监测防护壳内腔的温度,并且温度传感器又能将监测数据发生至控制机构中的触摸一体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4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短节
- 下一篇:一种基于皮胶原聚集体的仿生多功能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