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压实度动态监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31004.7 | 申请日: | 2019-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4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邦砚 | 申请(专利权)人: | 民发现代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23/01 | 分类号: | E01C23/01;G06F40/1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津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路面 压实度 动态 监测 方法 | ||
1.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压实度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选定,选择一块施工完毕的路段,准备对其进行动态监测;
B:准备,在选定路段上方架起摄像头,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监测活动,并且在路边安装定点检测装置;
C:取样,三个月后将路面的密度进行取样检测,并获得密度数据;
D:实地检测,取样的同一天内,对选定路段进行实地检测,利用灌砂法对其密度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压实度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定环节中,选择的地块需要具备泥土路段,不是沥青或是水泥路段的特征,且被测路段的两侧具有边界方便安装定点监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压实度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环节中摄像头监控监测三个月以来路面经过的车辆数据,将小轿车、客车、货车、载物货车、等车辆数据进行记录,然后计算平均每天车辆数据、人流经过的重量总和,再计算每月车辆数据、人流经过的重量总和,将其制作成为折线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压实度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准备环节中路边安装的顶端监测装置要安装在地面与路边接触的地方,记录三个月后地面高度,后期检测取样的时候,需要将路面的中间位置处最低点的位置高度与定点高度进行对比,记录两者之间的差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压实度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准备环节中不仅是要检测车辆的经过数据,且需要根据监控摄像头记录到的降水量和天气状态等进行记录,配合当天当地的准确降水数据判断路面的受水量,将降水量和受水量进行记录,并将其制作成为折线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压实度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取样环节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对选定路面的中间位置处和两侧进行取样,利用钻孔设备对路面进行由上至下的打孔取样,将取得的样本直接存储在取样管的内部,取样具体操作时将取样管向下挤压冲入路面内部,取得样本后将取样管取出,不破坏此时的土壤样本分布,直接将其储存;
步骤二:取样深度一致,为土内20cm,到点即停,需要对样本深度进行控制;
步骤三:取样管最少为三组,将三组取样管带回实验室,先对样本湿度进行测量,然后将三组样本取出,放置在称重器上进行称重,称重数据记录到小数点后三位,记录完毕后,再将三组样本土壤进行烘干,干燥度达到99.7%后继续记录三组样本的重量数据,将烘干前和烘干后的数据分别进行记录制作成为折线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压实度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操作过程中注意尽量减少操作误差,在将土壤取出更换放置地点的时候,前后操作都需要进行称重,减少误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压实度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环节和实地检测环节实施的时候注意天气,不要在雨天操作,检测时间最好是三天未下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压实度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地检测环节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前,需要准备干燥的砂,还需准备灌砂的筒,将准备的砂灌注在灌砂筒内,需要确定砂的密度;
步骤二:将待测路段的路面进行清理,选用毛刷将其打扫干净,在路面上放上基板,将基板固定在路面;
步骤三:用镐和锤子沿基板洞边沿进行打洞,然后将挖出的土及时装入塑料袋,避免水分蒸发,待挖至下层表面,将洞底清扫干净,把所有挖出的土样全部装袋密封,避免水分蒸发,然后将其放到称重器上进行称量,将土的重量进行记录,并检测土的含水量;
步骤四:将灌砂筒进行称量,记录砂和筒的总重量,然后用钢尺测量洞的深度,并记录数据;
步骤五:把灌砂筒放置到挖好的洞口上,开启灌砂筒开关,然后使得砂流入洞内,等待砂将洞口灌满无法流动,关闭灌砂筒的开关,将剩余的砂和筒放置到称重器上进行称重,根据所得数据整理计算得出压实密度;
步骤五:将灌砂法得到的数据与取样法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再结合车流重量和路面下降的高度进行观察,得到压实数据和压实因素,制作表格,撰写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民发现代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民发现代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10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