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修复尾气SCR脱硝工艺及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19029.5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6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宜;肖文昭;王喆;凌宪仪;赵胜利;李蕊;李雨东;訾瑞国;高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90;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耿猛 |
| 地址: | 10004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修复 尾气 scr 工艺 设备 | ||
1.一种土壤修复尾气SCR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高温尾气;
烟道;
SCR系统,SCR系统由还原剂供应系统、还原剂喷射系统、反应器及催化剂系统等组成;
洁净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尾气SCR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原剂供应系统主要包括尿素制备罐、储罐、尿素泵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尾气SCR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原剂喷射系统主要包括喷枪及管路、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尾气SCR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安装在反应器内,体积根据尾气量和NOx脱除量确定,尾气由上至下通过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尾气SCR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SCR反应器安装在空预器与急冷塔之间,催化剂床层前后设置尾气转向导流设施,确保尾气通过床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尾气SCR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催化剂支撑结构在保证牢固的情况下,合理排列,辅以加强筋和支撑构件来满足各种应力要求,避免产生尾气涡流和回流。
7.一种土壤修复尾气SCR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尿素泵、尿素喷射系统、尿素溶解罐、尿素溶液储罐、SCR反应器、声波吹灰器、SCR催化剂、管路、阀门、压缩空气管路、水管、进出口烟道、烟道挡板、旁路挡板、Pt100、压力变送器、配电柜、就地PLC、电线电缆和爬梯、平台、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尾气SCR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尿素泵用于将尿素储罐储存的尿素溶液输送到烟道内进行汽化分解,分解成的NH3供脱硝反应用,尿素泵按一用一备配置,过流部分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在窑炉300-400度位置利用喷枪将尿素溶液喷射入尾气,使其分解成氨气后在后续的SCR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尾气SCR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壳体是包含催化剂的外部结构,主要由框架钢结构、钢板焊接而形成密闭的空间,为了防止尾气的散热,在反应器内外护板之间布置保温材料;为支撑催化剂,在每层催化剂的下面布置有支撑钢结构梁,将催化剂模块成排布置在支撑梁上;在反应器的入口设置气流均布装置,反应器内部易于磨损的部位设有防磨措施,内部各种加强板及支架均设计成不易积灰的型式,同时将考虑热膨胀的补偿措施,在反应器壳体上设置更换催化剂的门、人孔门和安装声波吹灰器的孔。
SCR反应器设计考虑以下方面:
(1)本项目配置1套SCR反应器;
(2)反应器设置在窑炉出口的高含尘段;
(3)反应器设计成尾气竖直向下流动;
(4)反应器入口应设气流均布装置,反应器入口及出口段应设导流板,对于反应器内部易磨损的部位应采取必要的防磨措施;
(5)通过方案优化使尾气流经反应器阻力尽可能小;
(6)反应器内部各类加强板、支架应设计成不易积灰的型式,同时必须考虑热膨胀的补偿措施;
(7)反应器应采取保温,使经过反应器的尾气温度变化小于5℃;
(8)反应器设计还应考虑内部催化剂维修及更换所必需的吊装方式及起吊装置;
(9)SCR反应器应能承受运行温度450℃不少于5小时的考验,而不产生任何损坏;
(10)尾气流速:在保证催化剂使用寿命及其它性能考核指标的前提下设计反应器内尾气流速,并据此选择催化剂的截面积,以期获得最佳的防止催化剂堵塞的效果。反应器内尾气流速为3-4m/s(BMCR工况);
(11)催化剂层数及结构型式:催化剂层数按“2+1”布置;
(12)脱硝钢架:SCR钢结构框架全部由供方设计、安装;
(13)催化剂:催化剂采用蜂窝式;
(14)吹灰系统:本项目吹灰采用声波吹灰,压缩空气气源由业主提供。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尾气SCR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工程脱硝工艺选择蜂窝式催化剂,本工程配置1台脱硝反应器,反应器设计成3层催化剂布置方式,其中最上层为预留层,尾气由上而下通过催化剂层,催化剂采用模块结构,规格统一、具有互换性,以减少更换催化剂的时间,在加装新的催化剂之前,催化剂体积满足性能保证中关于脱硝效率和氨的逃逸率等的要求,催化剂使用寿命约2400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90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浪流全耦合动力实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简易冲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