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16424.8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4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樊建庭;杜永斌;金京;吴佳昊;樊建章;谢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杭州费洛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夏允峰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牛 诱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包括诱捕器本体和LED光源和引诱剂;其中诱捕器设置有太阳能板、蓄电池和LED光源,所述太阳能板功率为8‑22W,所述LED光源功率为1‑5W,敏感波长为365‑400nm;引诱剂包括植物源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植物源信息素包括松节油或a‑蒎烯60‑75体积份、乙醇18‑30体积份、愈创木酚0‑5体积份和4‑甲基愈创木酚0‑5体积份;聚集信息素为10‑100μL/诱芯的2‑十一烷氧基‑1‑乙醇。本松墨天牛诱捕器,使用太阳能LED光源和引诱剂对松墨天牛进行联合诱捕,且设置了松墨天牛敏感的光源波长,诱捕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松墨天牛诱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
背景技术
松材线虫病自从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发现以来,先后扩散到我国18个省400多个县区,累计致死松树7000多万株。近年来,松材线虫病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发生区域已经突破理论的北界适生区,扩散到辽宁等地区;感病树种由原来的黑松、马尾松等扩展到几乎所有松科植物,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在日本和中国地区,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松墨天牛羽化后,身体携带大量线虫,在补充营养和产卵阶段,传播松材线虫病。研究表明每头松墨天牛在补充营养阶段可使4.06株平均树龄为18年的马尾松感染松材线虫病致死。
控制松墨天牛的发生和危害是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有效途径,其中普遍应用的一种防治技术是诱捕器技术。目前,松墨天牛引诱剂主要成分为植物源信息素和聚集性信息素,可以用于监测或者诱杀媒介天牛,降低松材线虫病传播的几率。
目前应用的天牛诱捕器主要是配合引诱剂使用的十字交叉型诱捕器,利用害虫的化学信息素进行监测和诱杀,已经成为是害虫防治的一种主要技术。但是栗山天牛、松墨天牛等等很多害虫是夜出性昆虫,主要在晚上出来活动。
普通的灯诱需要交流电,在广大的农田和林地无法大面积推广和使用,极大的限制了灯诱的应用范围。目前,适合松墨天牛的敏感的光源波长研究也较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使用LED光源对松墨天牛进行诱捕,且设置了松墨天牛的敏感的光源波长,诱捕效果较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包括诱捕器本体和LED光源;
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诱捕器本体上;
所述LED光源的波长为365-400nm。
优选的,所述LED光源的波长为365-395nm。
优选的,所述诱捕器本体还设置有引诱剂;
所述引诱剂包括植物源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植物源信息素包括松节油或a-蒎烯60-75体积份、乙醇18-30体积份、愈创木酚0-5体积份和4-甲基愈创木酚0-5体积份;聚集信息素为10-100μL/诱芯的2-十一烷氧基-1-乙醇。
优选的,所述诱捕器还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用于为所述LED光源供电;
所述太阳能板功率为8-22W;
所述LED光源为1-5W。
优选的,所述植物源信息素通过缓释瓶释放,缓释瓶的瓶盖内设置有放射状凸起线条,缓释瓶由密度为0.910~0.925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制成,缓释瓶的壁厚为0.20~0.70mm;所述聚集信息素通过缓释袋释放,缓释袋由密度为0.910~0.925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制成,缓释袋的壁厚为0.04~0.15mm。
优选的,所述LED光源的波长为380-395nm。
优选的,所述诱捕器本体包括:
遮雨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杭州费洛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农林大学;杭州费洛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6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