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偏瘫步态分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15237.8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4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诗;陈禹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V40/20 | 分类号: | G06V40/20;G06V10/774;G06V10/82;G06V10/764;G06N3/045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图卷 网络 偏瘫 步态 分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偏瘫步态分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获取待分析的步态数据,对该步态数据进行预处理;S2、基于图卷积网络构建检测网络模型,并训练该网络模型;S3、将步态数据按关节点结构输入训练好的模型中,得到最后一层的卷积结果;S4、获取最后一层的卷积结果,按特征权重比进行缩放;S5、根据得到的特征缩放结果,在全连接层中进行计算,分别得到该目标是健康人和是偏瘫患者的分。本发明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自动提取关节点数据特征,增强了抗噪性能,使得分类速度和分类精度有大幅度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步态分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偏瘫步态分类方法。
背景技术
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是指对人体步行运动的系统研究,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中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它主要通过特定仪器测量人体的躯体移动,进行人体力学分析和肌肉活动分析。步态分析常常被用于评估和检测一些影响人类行走的因素,也频繁用于医学研究中判断病人的相关疾病的康复状况。
早期偏瘫步态分析的分类方法依赖于医生的人工判断,通过判断下肢关键特征的取值范围来确定患者是否偏瘫。如关节的弯曲角度,动量、对地反作用力等。这种方法涉及因素复杂,依赖人工判断,费时费力。
现有技术中主要是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为主的统计学习方法,近年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展迅速,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使得步态分析有了进一步的突破。一些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方法被提出,主要有三类方法:
以LR,SVM为代表的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该类方法能较为有效提取关节点特征,对偏瘫关键特征进行定位,其特点是实现简易,精度较低;
以DeepGait为代表的基于深度学习预训练模型方法:这类方法通过卷积网络提取深度步态特征,再基于深度特征进行偏瘫分类。特点是实现复杂,精度较高;
以PLSTM为代表的基于LSTM和GEI的方法:这类方法首先将关节点特征输入LSTM,再基于步态轮廓图GEI进行对比进行分类。特点是使用时序特征,精度较高。
但是,LR,SVM传统机器学习类方法搭建的模型较为简单,容易受外界条件干扰,提取步态特征的能力有限,分类精度较低;深度学习预训练模型方法基于二维图像信息进行判断,受数据拍摄视角的影响较大,且未能利用三维关节点间的联系,因此难以提取步态特征的空间信息;基于LSTM和GEI的方法侧重于挖掘数据的时序信息,对关节点之间的空间信息没有进一步的提取分析,因此分类精度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偏瘫步态分类方法,解决了关节点结构的数据不能直接进行卷积的问题,有效利用了关节点间的空间信息,高效提取了步态特征,实现高精度分类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偏瘫步态分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获取待分析的步态数据,对该步态数据进行预处理;
S2、基于图卷积网络构建检测网络模型,并训练该网络模型;
所述建立图卷积网络包括:
特征邻接矩阵,将输入图像中有联系的特征点连接起来;
建立步态图,直接跟步态数据进行矩阵相乘;
建立好步态图以后,对每一个节点初始化权重W,对于每一个输入的矩阵H,将矩阵H、图卷积网络G、初始化权重W进行相乘,即可得到每一个节点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图卷积利用了关节点间的连接信息,能够更好地提取特征,最后得到特征图;
训练网络模型的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5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