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点喷射燃气发动机及燃气混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00079.9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5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吕晓东;张双成;赵慧恩;高洋;朱泉良;徐茂楠;尹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F02F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宋薇薇 |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点 喷射 燃气 发动机 混合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点喷射燃气发动机及燃气混合器,包括伸入进气道内的出气壳体,所述出气壳体的首端连通至燃气供给机构,所述出气壳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出气壳体内外的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并且,所述第一出气孔和所述第二出气孔的中心线的延长线在所述进气道内相交。本发明将燃气经过燃气混合器调节后喷入气缸盖的进气道,通过独特的相交碰撞,形成伞状的辐射面,增加燃气与气缸盖进气道内空气的混合面积,使燃气和空气在进气道内均匀混合;同时,该燃气混合器为独立结构,不与气缸盖成一个整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制造难度及成本得到很大的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点喷射燃气发动机及燃气混合器。
背景技术
采用燃气多点喷射技术的燃气发动机,其技术方案是在每个发动机的气缸盖的空气进气道处,均安置一个燃气喷气阀,燃气喷气阀将燃气喷入进气道后,燃气与空气混合,它们的混合气沿着进气道,通过气缸盖的进气门进入到燃烧室中。燃气与空气在进气道的混合均匀与否是燃气在燃烧室内是否能够燃烧充分的一个重要技术要点,二者混合得越均匀,就越能在燃烧室内形成均匀的混合气,被点燃后燃烧的越充分,燃烧效率也越高。
为了提高燃烧效率,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每个气缸盖进气道中安装一个燃气混合器,使燃气喷气阀喷出的燃气经过燃气混合器的调节后,在进气道内与空气混合均匀。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燃料引导部的气缸盖,其顶部是燃料输入阀外壳,可以安放燃料输入阀(实际就是燃气喷气阀),燃料输入阀流体地连通到凹部上。通过两个燃料进给通路进行燃料引导,燃料通过这两个分离的、互相构成一定角度的燃料进给通路向内燃机气缸盖内喷射燃气,认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
然而,从燃料引导部的两个燃料进给通路的形式,可以知晓,燃气喷入进气道的角度仅是平行于图1所示的剖断截面,而没有涉及其它的空间方向,这样燃气喷入的覆盖面将非常有限,导致对改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均匀性效果有限。另外,该技术方案需要使用铸造的方式,在气缸盖顶部集成了燃料输入阀的外壳、燃料引导部,其结构复杂,铸造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基于此,现有技术仍然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多点喷射燃气发动机及燃气混合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燃气混合不均匀而导致的燃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多点喷射燃气发动机用燃气混合器,包括伸入进气道内的出气壳体,所述出气壳体的首端连通至燃气供给机构,所述出气壳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出气壳体内外的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并且,所述第一出气孔和所述第二出气孔的中心线的延长线在所述进气道内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气孔和所述第二出气孔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气孔和所述第二出气孔的中心线的延长线在所述进气道内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壳体包括内部连通的第一柱状壳体和第二柱状壳体,所述第二柱状壳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柱状壳体的末端且同心设置,
并且,所述第一柱状壳体的末端具有大于所述第二柱状壳体首端的周向边缘,所述第一出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柱状壳体末端的周向边缘,且平行于所述第二柱状壳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出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柱状壳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气孔为多个且在所述第一柱状壳体末端的周向边缘周向布置;所述第二出气孔为多个且在所述第二柱状壳体的侧壁周向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柱状壳体内设置有大输气孔,所述第二柱状壳体内设置有小输气孔,所述小输气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大输气孔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气壳体,所述进气壳体的末端与所述出气壳体的首端连通,所述进气壳体的首端连通所述燃气供给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00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