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动目标的抓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88718.4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3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肖萌璐;王健;陈东亮;朱健立;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陈雅洁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 目标 抓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动目标的抓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利用识别算法识别出目标物体的相关数据,并将目标物体的相关数据传送给抓拍算法;S2.抓拍算法根据识别算法传递的识别结果,计算出抓拍区域与目标区域;S3.抓拍的目标区域传送给摄像机,由摄像机进行图像特写抓拍,并对图片进行后续处理;S4.第一次抓拍流程技术后,抓拍算法会查找识别结果储存队列中是否存在评分更高的识别结果,若存在,则取出一个评分最高的识别结果,重复步骤S1和步骤S2再次进行抓拍,抓拍完成导出图片进行消费。本发明所述的识别算法识别出目标物体,将识别结果交由抓拍算法进行处理,抓拍算法可对抓拍区域进行一定系数放大,使抓拍结果更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频抓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运动目标的抓拍方法。
背景技术
视频抓拍技术是目前行业内摄像机中比较常见的一项技术。目前的抓拍技术通常情况下为当满足某种特定触发条件时,将当前画面抓取为一张图片进行保存。
在某些应用场景下,满足触发条件后,可能由于某种业务需求,需要等待数秒再进行抓拍,并对画面的局部关键区域进行特写抓拍以进行后续相关处理操作。这时,对于在画面中运动的物体,使用条件触发时刻的参数进行抓拍,就不能准确抓拍到移动目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运动目标的抓拍方法,以解决画面中运动的物体在满足条件后需要等待在进行抓拍,使用触发时刻的参数进行抓拍,不能够准确抓拍到移动目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运动目标的抓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利用识别算法识别出目标物体的相关数据,并将目标物体的相关数据传送给抓拍算法;
S2.抓拍算法根据识别算法传递的识别结果,计算出抓拍区域与目标区域;
S3.抓拍的目标区域传送给摄像机,由摄像机进行图像特写抓拍,并对图片进行后续处理;
S4.第一次抓拍流程技术后,抓拍算法会查找识别结果储存队列中是否存在评分更高的识别结果,若存在,则取出一个评分最高的识别结果,重复步骤S1和步骤S2再次进行抓拍,抓拍完成导出图片进行消费。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相关数据包括:目标物体的当前区域、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目标物体的识别结果评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识别算法对同一个目标物体进行一次以上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交由抓拍算法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抓拍算法将后续的识别算法结果存放到一个有限数量的识别结果储存队列中进行缓存。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目标区域根据抓拍算法根据识别算法传递过来的参数,以及用户预设的参数计算得出。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预设的参数为可变参数,用户根据具体场景对其进行修改设置,参数包括延迟时间和放大系数;延迟时间为识别算法识别出目标到摄像机开始抓拍的时间;放大系数为对识别算法识别出的目标区域进行放大的系数,用于放大抓拍的区域,以防止当目标移动速度不均匀或移动轨迹不为直线时,目标区域产生误差造成抓拍图片中的目标物体不完整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抓拍区域的计算方法如下步骤:
a.所述目标区域左边沿坐标left,上边沿坐标top,分别加上目标相对方向的预测移动距离,所述预测移动距离为移动速度speed*延迟时间delay_time,得到按照系数放大之前的临时区域region_tmp的左边沿坐标left_tmp和上边沿坐标top_tmp:
left_tmp=left+x_speed*delay_tim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87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