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59001.7 | 申请日: | 201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7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光;曾大新;史秋月;何建刚;郭睿;范海民;王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L1/22;G01N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 地址: | 442002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残余 应力 检测 方法 | ||
1.一种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金属试样的准备
所述金属试样包括试样基体,试样基体上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部,两个凸起部与试样基体的上表面共同构成一个凹槽,两个凸起部之间通过一个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下表面与试样基体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杆是沿水平轴对称的,其包括两端的粗段和中间的细段,两端的粗段与两个凸起部连接,中间的细段通过两个宽度渐变的过渡段分别与两端的粗段连接,粗段的上下表面、细段的上下表面、试样基体的上下表面彼此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金属试样是一体成型的,其形状是沿竖直轴对称的;依次采用熔炼、精炼、铸造、表面加工获得相应尺寸的金属试样;
S2.金属试样的热处理
对金属试样进行固溶淬火处理;淬火采用分层淬火,即连接杆不淬火,试样基体淬火;
S3.应变的检测
待金属试样完全冷却后,对细段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进行打磨,保证平整,然后进行清洁处理,使用粘结剂在细段下表面的中间位置贴电阻应变片,将连接杆中间细段的其中一端与过渡段连接的部分锯断,进行应力释放,测量应变数据;
S4.残余应力的计算
根据公式:应力=弹性模量*应变,计算得到残余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在固溶淬火后的时效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试样基体的尺寸为:长100-150mm×宽15-25mm×厚5-15mm,凸起部的尺寸为:长15-30mm×宽15-20mm×厚5-15mm,粗段的尺寸为:长15-25mm×宽10-15mm×厚5-15mm,细段的尺寸为:长20-30mm×宽4-10mm×厚5-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淬火具体为:
1)准备盛放有装满淬火介质的容器;
2)将金属片插入到连接杆和试样基体之间的间隙中;
3)将试样基体没入到淬火介质中进行淬火,此时,金属片的两端搭在容器的边沿上,并且金属片的上表面与两个粗段的下表面均形成支撑接触,保证粗段和细段均不被淬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使用丙酮进行清洁处理,粘结剂选择502胶水或101胶水或302胶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杆的粗段和细段的截面均为长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杆下表面与试样基体上表面之间的间隙最窄处的宽度为2-8mm;最宽处的宽度为4-12mm。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试样的材质为铝或铝合金、铜或铜合金、镁或镁合金、钛或钛合金、铸铁、钢。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试样整体是等厚度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采用水或者油作为淬火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未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90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体微震无线监测接收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药物溶出度分析用药物溶出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