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n-Cu基亚微/纳米多孔高阻尼合金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52435.4 | 申请日: | 201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7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霞;王先平;蒋卫斌;李兰;杨俊峰;张临超;方前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22F1/16 | 分类号: | C22F1/16;C22F1/02;C22C22/00;C25F3/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 |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n cu 基亚微 纳米 多孔 阻尼 合金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锰的Mn-Cu基亚微/纳米多孔高阻尼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高锰的Mn-Cu基合金经过热处理使α-Mn相从合金中脱溶析出,得到亚微米或纳米α-Mn析出相弥散分布在Mn-Cu基合金基体上的复合材料;
S2、将S1得到的复合材料经过去合金化处理使α-Mn析出相去除,得到所述Mn-Cu基亚微/纳米多孔高阻尼合金;
其中,步骤S1中,所述热处理为时效处理;将Mn-Cu基合金经过时效处理使α-Mn相从合金中脱溶析出,所述时效处理的温度为300-700℃,时间为1-100h;步骤S2中,所述去合金化处理为电化学去合金化处理,将S1得到的复合材料作为工作电极,浸入腐蚀液中进行电化学腐蚀,α-Mn析出相溶解于腐蚀液中,从而使α-Mn析出相去除;所述腐蚀液为浓度为0.001-0.5mol/L的酸或碱溶液,为HCl溶液、柠檬酸溶液、NaOH溶液、H2SO4和(NH4)2SO4混合溶液、H2SO4和MnSO4混合溶液或NaCl溶液,腐蚀液温度为20-90℃;电化学腐蚀的工作电压为-0.2-0.4V,工作时间为0.5-100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锰的Mn-Cu基亚微/纳米多孔高阻尼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n-Cu基合金为锰、铜组成的二元合金或者除锰、铜以外,还包括其他合金元素组成的多元合金,所述其他合金元素为铁、镍、铝、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锰的Mn-Cu基亚微/纳米多孔高阻尼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n-Cu基合金是采用真空熔炼法进行熔炼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锰的Mn-Cu基亚微/纳米多孔高阻尼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熔炼法具体包括:将原料加入中频真空感应炉中,经过抽气,预热,充氩,熔化,精炼,合金化,静置,调温,浇注,得到合金锭。
5.一种高锰的Mn-Cu基亚微/纳米多孔高阻尼合金,其特征在于,其是通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锰的Mn-Cu基亚微/纳米多孔高阻尼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微/纳米多孔高阻尼合金的孔隙率为50-90%,孔径尺寸为10nm-10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24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活塞式磁流变减振器
- 下一篇:污泥原位处理的智能加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