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47400.1 | 申请日: | 201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7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君;洪志权;伍卓萍;于崇刚;孙磊;王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信天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64 | 分类号: | G06F21/64;G06F21/60;G06F16/23;G06F16/22;G06Q30/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翰锐律师事务所 44442 | 代理人: | 胡厚财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黄埔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层 架构 数据管理 模型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系统包括:应用层、管理层以及支撑层;应用层中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端,管理层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端;本申请通过应用层、管理层以及支撑层之间的交互,解决了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缺乏多用户数据共建共享的问题,且现有的链状系统并不是基于一个共建共享的平等地位的互联互通,而是以发起方利益优先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存在的无法确保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真实传递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 。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商品的安全以及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对此,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商品系统,用来展现商品的生产信息与物流链条等信息。
目前,大多数商品系统是以供应链管理和监管为立足点而建立的,本质是被动的、既定的数据追溯,无法对商品价值进行真实传递。
其次,此类商品系统,多是以行政命令或以某个企业/平台为核心所建立的链状系统,数据传递过程复杂,分支过于庞大。以一个商品的产品关联数据为例,商品生产后,由生产商增加生产数据后,传递给物流方,物流方需要在生产数据的基础上,增加物流数据,再将生产数据以及物流数据打包发送给平台方,平台方在生产数据以及物流数据的基础上,增加平台数据,这样,数据的传递过程复杂,且数据经过的中间方过多,可能会存在被篡改的情况。虽然一些商品系统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联互通,但并不是基于一个共建共享的平等地位的互联互通,而是以发起方利益优先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存在无法确保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真实传递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解决了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缺乏多用户数据共建共享的问题,且现有的链状系统并不是基于一个共建共享的平等地位的互联互通,而是以发起方利益优先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存在的无法确保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真实传递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所述系统包括:
所述应用层中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端,所述管理层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采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数据,并向所述支撑层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并更新第一数据模型;
所述第一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根据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应用。
可选的,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具体包括:
所述支撑层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并生成校验结果,所述校验结果包括校验通过以及校验不通过;
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校验结果为检验通过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客户端采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权限申请请求向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开放权限。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端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数据请求指令,所述数据请求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三数据;
所述第二客户端返回所述第一模型的第三数据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信天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信天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74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汽车座
- 下一篇:一种本体聚合粉体超早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