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箱风道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43624.5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5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鲍敏;王瑶;李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17/06 | 分类号: | F25D1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孙永智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 风道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风道模块,涉及冰箱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风道模块包括风道主体和可选挡风板;若风道主体不向上部间室送风,风道主体安装可选挡风板;若风道主体向上部间室送风,泡沫风道与后风道形成下部间室的送风风路和向上部间室的送风风路。本发明冰箱间室内安装风道主体;风道主体具体包括前面罩、泡沫风道、风扇电机以及后风道;并在前面罩正面设置若干第一出风口,后风道顶部或侧部开设若干向上部间室送风的第二出风口,若风道主体不向上部间室送风时,风道主体上安装可选挡风板;提高冰箱风道组件和发泡箱体的通用性,减少模具成本投入,减少风道和箱体太多造成的管理浪费,实现同一平台风道组件和箱体的通用,方便在线使用及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冰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风道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现有冰箱冷藏间室多样化,同一平台会设计为单循环系统和多循环系统,单循环即一个蒸发器,一个间室的制冷带动另一个间室;多循环则是两个或多于两个蒸发器,间室温控器控制的电磁阀确定制冷剂的流向,从而实现间室独立制冷,间室之间互相不受干扰,温度控制更精确,制冷量更集中,冷却速度更快。单循环价格低,多循环价格高,性能优,成本和性能的权衡,造成市场两种状态并存的现象。单循环风道需向其他间室送风,多循环风道则不需要,因此就造成同一平台冰箱风道结构、发泡箱体的不同,单循环和多循环风道需单独开风道模具,发泡箱体的不同,这就造成模具成本投入大,资源浪费,而且风道、发泡箱体太多造成的管理浪费,且容易管理混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风道模块,通过冰箱间室内安装风道主体;风道主体具体包括前面罩、泡沫风道、风扇电机以及后风道;并在前面罩正面设置若干第一出风口,后风道顶部或侧部开设若干向上部间室送风的第二出风口,解决了现有的单循环和多循环风道需单独开风道模具造成的投入大、浪费资源且不易管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冰箱风道模块,包括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包括前面罩、泡沫风道、风扇电机、后风道以及可选挡风板;所述风道主体安装在下部间室内;所述下部间室内安装蒸发器;
所述前面罩正面设置若干第一出风口;所述后风道顶部或侧部开设若干向上部间室送风的第二出风口;若所述风道主体不向上部间室送风时,所述风道主体上安装可选挡风板。
优选地,所述后风道上开设用于匹配安装可选挡风板的安装槽;所述可选挡风板上设置便于固定在后风道上的法兰。
优选地,所述后风道与可选挡风板之间安装弹性材质的挡风条。
优选地,所述可选挡风板设置挡风面结构;所述可选挡风板安装在后风道时,所述挡风面结构与泡沫风道、后风道构成完整送风系统。
优选地,若所述风道主体向上部间室送风时,所述泡沫风道与后风道形成下部间室的送风风路和向上部间室的送风风路。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冰箱间室内安装风道主体;风道主体具体包括前面罩、泡沫风道、风扇电机以及后风道;并在前面罩正面设置若干第一出风口,后风道顶部或侧部开设若干向上部间室送风的第二出风口;提高冰箱风道组件和发泡箱体的通用性,减少模具成本投入,减少风道和箱体太多造成的管理浪费,实现同一平台风道组件和箱体的通用,方便在线使用及安装。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36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