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线电缆制造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41940.9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1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国博电缆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22 | 分类号: | H01B13/22;H01B13/06;H01B13/00;G01R31/00;G01K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线电缆 制造 设备 | ||
1.一种电线电缆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线芯(27)、自适应控制箱(31)、电线电缆(38)、限制板(49)、动作箱(65),所述的底板(1)上侧表面设置有支撑片(2)、第一底片(4)、第二底片(10)、第四底片(45),所述的支撑片(2)的顶部与第一支架(3)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架(3)的顶部与第二支架(13)的顶部通过第一螺栓(14)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二支架(13)的前后端的底部通过第三系列螺栓组(26)固定有轴承(82),所述的轴承(82)的内表面与中心轴(16)端部配合,所述的中心轴(16)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的中心轴(16)的前后端分别与前盘(12)、后盘(15)固定连接,所述的前盘(12)、后盘(15)之间设置有第一回转轴(23)、第二回转轴(24)、第三回转轴(25),所述的第一回转轴(23)、第二回转轴(24)、第三回转轴(25)的轴心到中心轴(16)的轴心的距离一致,所述的第一回转轴(23)、第二回转轴(24)、第三回转轴(25)的外部分别包裹有第一线圈(20)、第二线圈(21)、第三线圈(22),所述的第一线圈(20)、第二线圈(21)、第三线圈(22)分别由细线芯、中线芯以及粗线芯缠绕而成,所述的第一线圈(20)、第二线圈(21)、第三线圈(2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片组(17)、第二端片组(18)以及第三端片组(19);
所述的底板(1)上侧表面设置有第三底片(30),所述的第三底片(30)的顶部设置有自适应控制箱(31),所述的自适应控制箱(31)的顶部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接线端(28)、右接线端(29),所述的左接线端(28)、右接线端(29)与线芯(27)的底部接触,所述的自适应控制箱(31)内部包括有导线(35)、第一电源(75),所述的左接线端(28)、右接线端(29)、接触部分线芯(27)以及第一电源(75)通过导线(35)串联后与应变片(3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电缆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底片(10)呈长方体板状结构,第二系列螺栓组(11)穿过第二底片(10)的四个顶角处设置的通孔与底板(1)的顶部表面设置的螺纹口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二底片(10)的顶面与电动机固定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电动机固定板(9)的侧面与第一电动机(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电动机(8)的输出端设置有旋转轴(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电缆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底片(4)呈长方体板状结构,第一系列螺栓组(6)穿过第一底片(4)的四个顶角处设置的通孔与底板(1)的顶部表面设置的螺纹口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一底片(4)的顶面与减速器(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减速器(5)的输入端设置有旋转轴(7),所述的减速器(5)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83),所述的传动轴(83)的外部设置有滑动连接圈(8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电缆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侧表面设置有加热器(40)、第二储液箱(41)、储胶箱(43),所述的储胶箱(43)内部存储有溶胶,所述的加热器(40)对储胶箱(43)进行加热,所述的储胶箱(43)通过出胶管(42)与包线箱(39)连通,能够将溶胶注入到包线箱(39)中实现对线芯(27)的包线,包线后的线芯(27)成为电线电缆(38),所述的包线箱(39)内部设置有模具带(37)、伸缩层(74),所述的伸缩层(74)的内表面与模具带(37)外表面接触,所述的模具带(37)的顶面与压板(36)的底面接触,所述的压板(36)的端部与立板(32)通过连接轴(33)连接,所述的连接轴(33)的外表面粘贴有应变片(34),所述的立板(32)的底部焊接固定在底板(1)的上侧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国博电缆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国博电缆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19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