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杏鲍菇工厂化栽培选育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30757.9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6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相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40;A01H1/06;A0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石磊 |
| 地址: | 2235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杏鲍菇 工厂 栽培 选育 方法 | ||
1.一种杏鲍菇工厂化栽培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造培养皿:配置培养基,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倒入密封瓶中封口,并放入高压灭菌锅中灭菌,灭菌完成后,将经过自然冷却降温后的培养液倒入预先灭菌的多个培养皿中;
S2:选育:将预先准备好的菌株孢子均匀涂抹在多个培养皿中并对其进行编号A号、B号和C号;
A号:在无菌状态下吹干,形成一层菌膜,采用氮离子束注入,然后用无菌水洗下诱变处理过的菌膜,稀释后涂布于培养皿上,选取生长良好的单菌株接种于培养皿中,培养后选取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菌株;
B号:在无菌状态下,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的一株食用菌新菌株,并生长良好的新菌株接种于培养皿中,培养后选取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菌株;
C号:在无菌状态下,采用紫外线照射诱变方法使得菌株孢子基因发生突变,经过突变后的菌株孢子涂布于培养皿上,选取生长良好的单菌株接种于培养皿中,培养后选取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菌株;
S3:拮抗选取:将上述S2步骤中经过三种方法选取的三种优势菌株混合接种在培养皿上,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取出培养皿,用肉眼观察,根据菌落形态或菌悬液等特征观察,或通过镜检,得知优势菌种;
S4:栽培:将S3中优势菌种接种在装有培养料的栽培包中,将栽培包整齐摆放在栽培架上,再将栽培架送入温控菇房中,出菇后将栽培包送入养菌室内的养菌架上,养菌完成后,即可将栽培包送入出菇房直至出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杏鲍菇工厂化栽培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所述培养基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组成:木屑200~300g,香蕉泥100~150g,小麦粉22~35g,营养添加剂25~35g、蛋白质3~5g和酵母粉0.2~0.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杏鲍菇工厂化栽培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所述高压灭菌锅灭菌时,温度维持在120~135℃,时间为30-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杏鲍菇工厂化栽培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全程通过表格对不同时间段,各个培养皿中的各组数据进行记录对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杏鲍菇工厂化栽培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所述适宜温度为20~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杏鲍菇工厂化栽培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所述培养料的配方为:棉子壳30%,杂木屑15%,蔗渣10%,玉米芯18%,麸皮20%,玉米粉5%和碳酸钙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杏鲍菇工厂化栽培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所述培养架采用双面网格,栽培包直接插入网格中,第一层离地200mm,行距1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杏鲍菇工厂化栽培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所述养菌室和出菇房一比一配套设置,养菌架采用双面网格,栽培包直接插入网格中,第一层离地200mm,行距1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07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