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屏幕的操作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26833.9 | 申请日: | 2019-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9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孙静;杨建军;李斌;杨泗群;史志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双;王琦 |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屏幕 操作 识别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屏幕的操作识别方法,方法包括:发送检测信号并接收相应的回返信号;利用发送的检测信号和接收的回返信号进行触点检测;对检测到的每个触点,计算触点与所述检测信号的发射源之间的距离R和触点到屏幕的投影与发射源之间的距离D;根据投影与发射源之间的距离D和回返信号的方向角θ,确定投影相对于发射源的坐标信息,并利用预先设定的校正坐标对坐标信息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坐标信息;计算触点的动态特征;利用触点的动态特征识别操作类别,并利用触点在屏幕上的投影校正后的坐标信息识别操作对象。应用本申请,能够在不增加额外物理设备的同时,准确识别用户的操作,同时不受光线干扰,且支持多点触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式屏幕的操作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智能终端技术中引入了对屏幕的非接触式操作。目前,对屏幕非接触式操作技术,一般采用机器视觉或电磁信号的方式。
具体地,机器视觉方式是指利用摄像头对用户操作进行拍摄,根据拍摄的内容进行用户操作的识别,但是这种处理方式需要依赖摄像头开启,且收光照影响大,距离判断不准确,手部相互遮挡等缺陷;电磁信号方式是指利用手写笔等工具与屏幕之间的电磁感应信号,对用户通过工具执行的操作进行识别,但是这种处理方式需要添加额外物理设备和屏幕下的电磁感应层,且不支持多点触控,识别手势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屏幕的操作识别方法,能够在不增加额外物理设备的同时,准确识别用户的操作,同时不受光线干扰,且支持多点触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接触式屏幕的操作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检测信号并接收相应的回返信号;其中,所述检测信号是设定频率范围内的调频连续波;
利用发送的检测信号和接收的回返信号进行触点检测;
对检测到的每个触点,执行如下操作:计算任一触点与所述检测信号的发射源之间的距离R和所述任一触点到所述屏幕的投影与所述发射源之间的距离D;根据所述投影与所述发射源之间的距离D和所述回返信号的方向角θ,确定所述投影相对于所述发射源的坐标信息,并利用预先设定的校正坐标对所述坐标信息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坐标信息;
利用设定时间内的各触点的投影校正后的坐标信息和相应触点到所述屏幕的垂直距离,计算相应触点的动态特征;
利用触点的动态特征识别操作类别,并利用触点在所述屏幕上的投影校正后的坐标信息识别操作对象。
较佳地,所述进行触点检测包括:
对所述回返信号进行滤波和时频变换;
将频率响应值大于设定阈值、且超过周边设定范围内平均频率响应值的点确定为触点。
较佳地,所述计算任一触点与所述检测信号的发射源之间的距离R包括:
其中,c为光速,Δf为同一时刻检测信号和回返信号之间的频率差,T为所述检测信号的调制周期,B为所述检测信号的调制带宽。
较佳地,所述计算所述任一触点到所述屏幕的投影与所述发射源之间的距离D包括:
D=Rcosα,
其中,R为所述任一触点与所述检测信号的发射源之间的距离,α为所述任一触点在所述屏幕上的投影到所述发射源的连线与所述任一触点到所述发射源的连线之间的角度。
较佳地,所述发射源为嵌入所述屏幕的一个发送模块,嵌入所述屏幕的两个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检测信号;
计算所述接收的回返信号的方向角θ的方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6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