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罐体防晃减震结构试验模型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24766.7 | 申请日: | 2019-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增顺;付军;袁晨峰;徐振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敏 |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罐体防晃 减震 结构 试验 模型 | ||
本发明涉及隔震及减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大型罐体防晃减震结构试验模型,包括外罐、内罐和防晃架,外罐的上端呈拱形,内罐放置在外罐的中心处,内罐的上端开口,外罐与内罐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防晃架位于内罐中且能够将内罐上部的液体分隔成若干部分;内罐上设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若干调节机构;第一导轨呈部分环状,第一导轨环绕内罐;第二导轨呈部分环状,第二导轨设置在内罐的上端面;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通过螺栓与调节杆固定连接。本发明意在解决如何减少大型罐体内液体晃动程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震及减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型罐体防晃减震结构试验模型。
背景技术
大型罐体,体型十分庞大,直径可达几十米长,这类罐体一般都用于盛装易燃易爆、有毒等液体,所以安全性不容忽视,尤其是隔震、减震及液体防晃结构方面,十分重要。现有大型罐体的隔震结构基本如下:地面中打入有桩体,桩体上设置隔震器,罐体的底部与隔震器连接,这一结构十分简单、施工安装十分方便快捷、成本也低,但是其仅具有较差的隔震效果,不具有液体防晃的功能,亟需设计新的防晃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大型罐体防晃减震结构试验模型,以解决如何减少大型罐体内液体晃动程度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
大型罐体防晃减震结构试验模型,包括外罐、内罐和防晃架,所述外罐的上端呈拱形,所述内罐放置在外罐的中心处,内罐的上端开口,所述外罐与内罐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防晃架位于内罐中且能够将内罐上部的液体分隔成若干部分;所述内罐上设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若干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导轨呈部分环状,第一导轨环绕内罐;所述第二导轨呈部分环状,第二导轨设置在内罐的上端面;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通过螺栓与调节杆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罐的内壁顶部设有悬挂架,悬挂架的中心对准内罐的中心,所述外罐的内壁上设有若干限位筒,所述悬挂架上设有若干钢绳,钢绳穿过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底部设有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包括缓冲槽、弹簧和缓冲板,所述缓冲槽呈环形且开设在限位筒的内侧壁下部,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筒内,弹簧的另一端与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呈弧形,所有缓冲板能够围成圆柱形,缓冲板与钢绳相抵。
可选地,所述防晃架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调节杆上。
可选地,所述防晃架与钢绳连接,防晃架悬挂在内罐的内上部。
可选地,所述防晃架由若干防晃板纵横交错组成,防晃架的横截面呈网格状。
可选地,所述防晃架由若干直径不同的环状的防晃板组成,若干防晃板均同心且通过连接架固定。
可选地,隔热材料为珠光砂。
可选地,所述外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内罐为钢结构。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中设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调节杆,调节杆能够以内罐中心为圆心进行转动,以此来改变调节杆之间的夹角,以适应不同的防晃架,便于多次试验。
2、本方案中设有悬挂架,防晃架能够通过钢绳悬挂在内罐的内上部。
3、本方案中的防晃架均可固定在调节杆上或者悬挂在悬挂架上,以便于多次试验。采用固定的方式时,结构连接稳定,但是防晃效果差;采用悬挂的方式时,缓冲板和弹簧能够对钢绳起到缓冲作用,能够给予液体较大的缓冲力,防晃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4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