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测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22239.2 | 申请日: | 2019-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5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何子兰;蔡汉生;刘刚;陈斯翔;陈道品;李恒真;张鸣;彭涛;武利会;梁家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6N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俊 |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粒子 算法 输电 线路 跳闸 测评 方法 | ||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搭建了一个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主要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数据测量分析控制模块、无线电流传感器、同轴电缆、第一基杆塔、第二基杆塔、第三基杆塔、避雷线一、避雷线二、A相线路、B相线路、C相线路,基于所建立的试验平台进行绕击跳闸率测评:将C相线路连接冲击电压发生器,冲击电压发生器连接线上环绕无线电流传感器,将测量数据由无线电流传感器反馈给数据测量分析控制模块,利用绕击耐雷水平实测值,结合粒子群算法优化绕击耐雷水平理论公式,进而得到绕击跳闸率。本发明能有效计算西北山区土壤与气候条件下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从而实现对于输电线路与杆塔结构的绕击安全测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耐雷性能分析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输电线路雷电绕击跳闸率测评方法。
背景技术
雷击输电线路故障是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输中的主要问题,其引起的输配电网跳闸事故频繁发生,随着输电线路拓补结构日趋复杂,雷击跳闸事故变得愈发不可忽视,据统计,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事故占输电线路事故的60%以上。对于西北山区等特殊地段,由于地理结构特殊,气候条件多变,绕击跳闸已成为该地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目前而言,解决输电线路绕击跳闸故障仍是一项世界级难题。
目前国内外针对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其测评与确定其影响因素,迫切的需要一种雷电绕击跳闸率的试验与测评方法,由此得到绕击跳闸率的影响因素,从而确定应该从哪一方面对输电线路及杆塔进行改造,降低线路跳闸率,提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输电线路雷电绕击跳闸率测评方法,包含一种较为精确的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输电线路雷电绕击跳闸率试验平台。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输电线路雷电绕击跳闸率方法,首先建立试验平台,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数据测量分析控制模块、无线电流传感器、同轴电缆、第一基杆塔、第二基杆塔、第三基杆塔、避雷线一、避雷线二、A相线路、B相线路、C相线路;
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同轴电缆连接至第一基杆塔的C相线路,无线电流传感器套接在同轴电缆上;
所述避雷线一、避雷线二分别将第一基杆塔、第二基杆塔、第三基杆塔串接起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杆塔包括杆塔主体一、A相绝缘子串一、B相绝缘子串一、C相绝缘子串一、接地引下线一、接地装置一以及沙池;A相绝缘子串一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与A相线路,B相绝缘子串一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与B相线路,C相绝缘子串一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一与C相线路;杆塔主体一底部通过接地引下线一连接到接地装置一上,接地装置一埋设在沙池中,并且沙池中装有高土壤电阻率的土壤;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杆塔包括杆塔主体二、A相绝缘子串二、B相绝缘子串二、C相绝缘子串二、接地引下线二、接地装置二;A相绝缘子串二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二与A相线路,B相绝缘子串二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二与B相线路,C相绝缘子串二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二与C相线路;杆塔主体二底部通过接地引下线二连接到接地装置二上,接地装置二埋设在土壤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基杆塔包括杆塔主体三、A相绝缘子串三、B相绝缘子串三、C相绝缘子串三、接地引下线三、接地装置三;A相绝缘子串三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三与A相线路,B相绝缘子串三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三与B相线路,C相绝缘子串三两端分别连接杆塔主体三与C相线路;杆塔主体三底部通过接地引下线三连接到接地装置三上,接地装置三埋设在土壤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2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燃料气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