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触压插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02160.3 | 申请日: | 201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1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余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鹿城区渊龙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4/20 | 分类号: | H01R24/20;H01R13/642;H01R13/633;H01R13/52;H01R13/639;H01R13/42;H01R4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七都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插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板,特别涉及一种安全触压插板,包括触压插板主体、可拆护板、电路模块和电线输入端;触压插板主体由一个及其以上的插槽和内部安装腔室组成,插槽与内部安装腔室之间设有一个及其以上的火线槽、一个及其以上的零线通孔和一个及其以上的地线通孔;可拆护板与插槽固定配合安装,形成一个及其以上的插入腔;电路模块包括火线模块、零线模块和地线模块;火线模块由一个及其以上的触压火线、一个及其以上的连接火线和总火线组成;触压火线一端设于火线槽之中、另一端与连接火线一端相互接近,但彼此设有间隙,并无接触,连接火线另一端与总火线一端相互接近,但彼此设有间隙,并无接触,总火线另一端与外接器相互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板,特别涉及一种安全触压插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插板多采用固体传导电的方式,利用弹性件的弹力和导电性来进行固定和电传导,将三角或两角插头插入插板体,进行火线、零线和地线的快速配合,从而达到供电的效果;对此,固体具备优良的导电性以及稳定性,但是,其安全性则需要通过其他结构才能弥补。
为了避免儿童误用插板,用导电的棍体类物质不慎插入火线借口,导致触电和事故发生,则多半采用防触电的结构进行保护,避免杂物进入,又可以避免儿童触电,达到安全供电的效果。
但是,这种传统插板其防触电保护结构过于生硬,哪怕是成人使用也颇为不便,插拔费力,而若不采用防触电保护装置,则又无法达到安全供电的效果。
故此,需要一种既可以实现快速拔插且极具安全的插板,来满足目前快速节奏社会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无法快速配合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触压插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触压插板,包括触压插板主体、可拆护板、电路模块和电源输入端;
所述触压插板主体由一个以上的插槽和内部安装腔室组成,所述插槽与内部安装腔室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火线槽、一个以上的零线通孔和一个以上的地线通孔;
所述可拆护板与插槽固定配合安装,形成一个以上的插入腔;
所述电路模块包括火线模块、零线模块和地线模块;
所述火线模块由一个以上的触压火线、一个以上的连接火线和总火线组成;所述触压火线一端设于火线槽之中、另一端与连接火线一端相互接近,但彼此设有间隙,并无接触,所述连接火线另一端与总火线一端相互接近,但彼此设有间隙,并无接触,所述总火线另一端与外接器相互连接;
所述电路模块置于内部安装腔室中;
所述地线模块由一个以上的触压地线套筒、一个以上的弹性导电件、一个以上的地线绝缘传动柱、一个以上的地线联导压片、一个以上的固定钉和总地线组成;所述触压地线套筒活动套接于地线通孔中,所述地线绝缘传动柱固定套接于触压地线套筒和地线联导压片之间,所述弹性导电件一端设有紧配扣口、中端设有紧固通孔、另一端设有导电触口,所述弹性导电件通过固定钉穿过紧固通孔固定于内部安装腔室之中,所述紧配扣口卡于地线绝缘传动柱上,与触压地线套筒相互抵触,所述导电触口与总地线相互接触联通,其总地线一端与外接器相互连接;
所述地线联导压片可桥接联通连接火线和总火线;
所述零线模块由一个以上的触压零线套筒、一个以上的弹性导电件、一个以上的垫柱,一个以上的零线绝缘传动柱、一个以上的零线联导压片、一个以上的垫柱固定钉和总零线组成;所述垫柱皆分散固定安装于内部安装腔室内;所述触压零线套筒活动套接于零线通孔中,所述零线绝缘传动柱固定套接于触压零线套筒和零线联导压片之间,所述弹性导电件通过垫柱固定钉穿过紧固通孔固定于内部安装腔室之中,所述紧配扣口卡于零线绝缘传动柱上,与触压零线套筒相互抵触,所述导电触口与总零线相互接触联通,其总零线一端与外接器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鹿城区渊龙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鹿城区渊龙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021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