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北方少雨干旱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65947.7 | 申请日: | 201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7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宇;吴春江;王兆全;雷晓东;陈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隆昌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10;B09C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北方 干旱 地区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生态 修复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北方少雨干旱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修复污染土壤进行深度翻耕30-40cm,将土壤大颗粒粉碎、耙平、打垄,均匀撒播土壤修复材料,机械旋耕表层土壤18-22cm,使土壤修复材料与表层土壤充分混匀,然后在土壤表层喷洒适量的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稳定5-7天;其中,土壤修复材料是由质量比为40-65∶30-50∶10-25∶3-5的硫铝酸钙、硫酸钙、草木灰和磷酸矿化菌剂制备而成的;
所述土壤修复材料具体是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的:
步骤1:将硫铝酸钙、硫酸钙和草木灰分别进行风干、粉碎,过100目筛;
步骤2:将磷酸矿化菌剂混合均匀,菌体离心沉淀分离后放入半乳糖保护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后制成复合微生物菌粉;
步骤3:将步骤1和步骤2处理后的硫铝酸钙、硫酸钙、草木灰和磷酸矿化菌剂按40-65∶30-50∶10-25∶3-5质量比混合后,添加原料总质量比的10-15%水,投入成核反应器,在转子的转速为5000-6000rpm以及电压为200-300V的条件下保持2-5小时,制得直径2-3mm、高5-6mm的土壤修复材料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北方少雨干旱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修复材料的用量为中度污染土壤以每亩100~150kg,轻度污染土壤以每亩50~80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北方少雨干旱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核反应器包括反应筒体、搅拌器和混合器,搅拌器和混合器均设置在反应筒体内,且搅拌器通过搅拌电机驱动;
所述反应筒体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设置形成一热交换空腔,外筒体上侧边上设置有热交换腔出口,外筒体下侧边上设置有热交换腔进口;所述反应筒体内通过混合器将反应筒体分为上反应筒体和下反应筒体,所述反应筒体上设置有筒盖且筒盖上设置有第一进料管;所述上反应筒体的侧边设置有延伸至筒体内的第二进料管;所述下反应筒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离心分布桨、分布槽、搅拌桨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筒盖上,搅拌轴设置在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且延伸至反应筒体内;所述离心分布桨、分布槽和搅拌桨自上而下设置在搅拌轴上,所述离心分布桨和分布槽位于上反应筒体内,所述搅拌桨位于下反应筒体内;所述离心分布桨的上方为第一进料管的出口,所述分布槽上为第二进料管的出口;
所述混合器设置在分布槽和搅拌桨之间,搅拌轴穿过混合器;所述混合器包括一混合主体,所述混合主体呈圆柱体状,该混合主体上端具有一V字形开口A,下端具有一V字形开口B,且开口A与开口B的中心线相互垂直,在开口A的中心线上具有四个并列分布进料口,由前至后依次为进料口A、进料口B、进料口C及进料口D,在开口B的中心线上具有四个并列分布的出料口,由左至右依次为出料口A、出料口B、出料口C及出料口D,所述进料口A与出料口C相连通,进料口B与出料口A相连通,进料口C与出料口B相连通,进料口D与出料口D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隆昌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隆昌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59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