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修复Cr(Ⅵ)渣及其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63409.4 申请日: 2019-11-25
公开(公告)号: CN111036668A 公开(公告)日: 2020-04-21
发明(设计)人: 王风贺;苗家赫;杨瑜康;黄新琦;张金波;蔡祖聪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B09C1/08 分类号: B09C1/08;A01B79/00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地址: 210046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处理 修复 cr 及其 污染 土壤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处理修复Cr(Ⅵ)渣及其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土壤中施加水稻秸秆粉、玉米秸秆粉或苜蓿粉,灌溉、覆膜,形成膜下淹水土壤体系;将土壤Cr(Ⅵ)还原为Cr(Ⅲ),实现Cr(Ⅵ)污染土壤的强还原处理修复。强还原处理一方面对土壤中的铁的价态产生影响,从而既对修复土壤中的Cr(Ⅵ)污染产生协同修复作用,又避免了返色现象;另一方面对土壤中铁的形态产生影响,可有效改善土壤中铁的利用。使土壤腐殖化程度上升,新增的腐殖质对Cr(Ⅵ)污染土壤具有协同修复作用。使土壤难以利用的闭蓄态磷降低了29%‑37%,有效态磷增加了81%‑103%,表明强还原处理可有效改善土壤中磷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修复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处理修复Cr(Ⅵ)渣及其污染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铬盐作为我国无机化工主要系列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制革和金属加工等行业,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得会产生大量铬渣、含铬废水和废气(FendorfS,Wielinga B W,Hansel C M.Chromium transformations in natural environments:the role of biological and abiological processes in Chromium(VI)reduction[J].Internationcal Geology Review,2000,42(8):691-701.)。2014年环保部和国土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我国土壤点位超标率占16.1%,其中铬、镉等8种重金属超标的点位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在81块工业废弃区的775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5.9%,其中铬是主要的污染物之一(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壤污染土壤调查公报[R].2014.)。铬对人体危害的极大,已被美国环保局列入了美国超级基金优先控制的重金属名单,土壤铬污染存在极大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Chrysochoou M,Johnston CP,Dahal G.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hexavalent chromium treatment incontaminated soil by calcium polysulfide and green-tea nanoscale zero-valentiron[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2,201:33-42.)。土壤中的铬主要以Cr(Ⅲ)和Cr(Ⅵ)两种价态存在。Cr(Ⅵ)的毒性是Cr(Ⅲ)的100倍以上。通常未受污染的土壤中,Cr(Ⅲ)为铬主要的存在形式,Cr(Ⅵ)仅有少量存在,Cr(Ⅲ)的毒性较小,且易与土壤胶体吸附或形成沉淀,对生物的毒害作用较低;但Cr(Ⅵ)与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较弱,易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周边地表水或下渗污染地下水和深层土壤(Elangovan R,PhilipL.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various bioreactors for the removal of Cr(VI)andorganic matter from industrial effluent[J].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9,44(2-3):174-186.)。因此,针对土壤Cr(Ⅵ)污染治理与修复,主要将其还原为Cr(Ⅲ),再采用其他固化剂进行固化/稳定化,其中将土壤Cr(Ⅵ)还原为Cr(Ⅲ)为治理和修复土壤Cr(Ⅵ)污染的关键步骤(Agustín Ibarrolaza,Coppotelli B M,María T.Del Panno,et al.Dynamic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during bioremediation of phenanthreneand chromium(VI)-contaminated soil microcosms[J].Biodegradation,2009,20(1):95-10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34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