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催化亚胺不对称氢化制备手性胺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47223.X | 申请日: | 2019-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4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向平;刘振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C213/02 | 分类号: | C07C213/02;C07C217/58;C07C209/52;C07C211/29;C07C211/45;C07C211/52;B01J31/24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亚胺 不对称 氢化 制备 手性 化合物 方法 | ||
1.一种镍催化亚胺不对称氢化制备手性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为:以亚胺为底物,在反应介质中,一定的氢气压力和温度下,在手性镍催化剂作用下,底物亚胺发生不对称氢化反应得到手性胺化合物;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手性镍催化剂的制备:氮气保护下,将镍盐与手性二茂铁-咪唑双膦配体在反应介质中搅拌2小时原位配位制得手性镍催化剂;
(2)手性胺化合物的制备:将底物亚胺溶于反应介质中,加入到上述搅拌好的手性镍催化剂溶液中,将其置于高压反应釜中,氢气置换3次,然后通入氢气;反应完毕,缓慢释放氢气,减压浓缩至基本无溶剂,硅胶柱层析分离,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即得到手性胺化合物;
所述的亚胺(1)和手性胺化合物(2)具有以下结构:
式中:R1为甲基、乙基、环戊基、环己基、甲氧甲基、乙氧甲基、2-四氢呋喃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R2为甲基;Ar为苯基、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2-甲基-6-乙基苯基、噻吩;
所述手性二茂铁-咪唑双膦配体结构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催化亚胺不对称氢化制备手性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镍盐为Ni(OAc)2·4H2O、Ni(TFA)2·4H2O、Ni(BF4)2·6H2O、NiCl2、NiBr2、Ni(ClO4)2·6H2O、NiSO4·6H2O、Ni(OAc)2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催化亚胺不对称氢化制备手性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介质为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正丁醇、叔丁醇、三氟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催化亚胺不对称氢化制备手性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性二茂铁-咪唑双膦配体与镍盐的摩尔比为1~5:1;
所述手性镍催化剂与亚胺底物的摩尔比为0.01~1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催化亚胺不对称氢化制备手性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反应条件为:
氢气压力为20~100bar;
反应温度为20~100℃;
反应时间为1~24小时。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镍催化亚胺不对称氢化制备手性胺化合物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可用于(2-甲基-6-乙基苯胺)-亚胺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以制备除草剂(S)-异丙甲草胺的关键中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722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半导体存储结构
- 下一篇: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及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