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44426.3 | 申请日: | 201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9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刚;姜佰文;姜婉怡;王彦峰;姜举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A23B7/155;C12R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 地址: | 15003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淀粉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713。该菌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制成生防制剂后对菜豆灰霉病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且对采后菜豆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采后菜豆灰霉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是菜豆运输和贮藏过程中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菌繁殖迅速,有较强的适应性,易发生变异,且已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可引发菜豆采后腐烂,降低菜豆的质量和口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化学药剂仍是控制菜豆采后灰霉病的主要措施,但其使用效果随着灰葡萄孢抗药性的增强逐渐减弱,因此,如何获得一种有效防治采后菜豆灰霉病的生防制剂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用于防治采后菜豆灰霉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A1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时间为2019年10月21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713。
上述解淀粉芽孢杆菌在防治采后菜豆灰霉病中的应用。
上述解淀粉芽孢杆菌在抑制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中的应用。
一种生防制剂,包括上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A17或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A17的发酵产物。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公开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 BA17对菜豆灰霉病病原菌灰葡萄孢(B.cinerea)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将其制成生防制剂对菜豆灰霉病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且对采后菜豆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BA17对15种病原菌的抑菌谱测定结果;
其中,1:水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2:菜豆白娟病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3: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4:玉米鞘腐病菌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5:水稻纹枯病菌瓜亡革(Thanatephoruscucumeris)、6:小麦雪腐病菌(Typhula incarnata)、7:玉米茎基腐病菌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8:大豆根腐病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9:西瓜果腐病菌木贼镰孢(Fusarium equiseti)、10:玉米茎基腐病菌半裸镰孢(Fusarium semitectum)、11:玉米大斑病菌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12:玉米茎基腐病菌禾生腐霉(Pythium graminicola)、13:玉米茎基腐病菌层出镰孢(Fusarium proliferatum)、14:玉米茎基腐病菌胶孢镰孢(Fusarium subglutinans)、15:马铃薯早疫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
图2所示为BA17菌落特征及革兰氏染色。
图3所示为BA17生理生化特征;
其中,A.革兰氏染色、B.酪蛋白、C.M.R.试验、D.V-P试验、E.淀粉水解、F.接触酶反应、G.柠檬酸盐、H.硝酸盐、I.需氧性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4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制动方法和微控制器
- 下一篇:气体处理系统





